-
食管 编辑
食管:人体器官名。即食道。上接咽部,下与胃的贲门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是饮食入胃的通道,亦称“食道”。
食管:是消化管道的一部分,上连于咽,沿脊柱椎体下行,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通入胃,全长约25厘米。依食管的行程可将其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段。食管主要由环节肌层(内层)和纵行肌层(外层)组成。由于这两种肌肉的收缩蠕动,迫使食物进入胃,故其主要作用是向胃内推进食物。
是输送食物的扁圆形肌性管道,位于脊柱的前方。上端于第6颈椎下缘高度与咽相接,下端穿过膈肌于11胸椎左侧与胃的贲门口相连,全长约25厘米,从中切牙至食管末端的长度约40~42厘米。
食管的粘膜湿润而光滑,呈粉红色,下段食管粘膜略呈浅灰色。粘膜上有7~10条纵行皱襞,凸向内腔,有助于液体下流。
食管的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界于粘膜与肌层之间。其中含有较大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和食管腺等。
食管肌层分内环、外纵两层,厚约2毫米,二层之间夹有弹力纤维,食管上段的肌层属横纹肌,其后方缺乏纵行的肌纤维。在食管的两端环行肌较为发达,类似括约肌。食管中段是横纹肌与平滑肌混合存在的区域,食管下段全由平滑肌组成。
食管的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富有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运动时间不当,进食不定时,运动过于剧烈,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篮球和赛跑运动员。
第1狭窄位于食管的起始处,相当于第6颈椎体下缘水平,距中切牙约15cm。
第2狭窄位于食管在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与其交叉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距中切牙约25cm。
第3狭窄位于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40cm。
食管在气管后方下降,经膈的食管裂孔入腹腔,食管横断面,显示管壁肌层及微细结构,食管、膈、胃(上部)的冠状切面,示膈食管韧带将食管连于膈,此韧带使得食管随吞咽和呼吸而运动,但限制食管向上的过度移动
食管有内环、外纵两层肌肉。上1/3的外层由骨骼肌组成,下1/3由平滑肌组成,中1/3由骨骼肌和平滑肌混合组成。
由于食管肌肉的蠕动,食物可快速地经过食管。食管通过膈食管韧带附着于膈的食管裂孔的边缘处。膈食管韧带是膈下筋膜的延续,该韧带使膈和食管在呼吸和吞咽时能独立运动。
食管腹段短,呈管状,长约1.25cm,经右膈脚的食管裂孔续于胃。食管右缘续于胃小弯,而其左缘通过心切迹与胃底相隔。食管与胃的连接部位于通过剑突末端平面第11胸椎左侧。外科医生及内窥镜专家常常将Z线(即食管黏膜移行为胃黏膜处的Z形线)作为食管和胃的分界。在此处,膈肌形成食管裂孔,像食管括约肌一样收缩和舒张。放射性研究显示食物在此处间歇性停留,而且此括约肌可以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