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粒细胞减少症 编辑
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的生长在骨髓中可分为干细胞池、分裂池、储存池。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多储存于骨髓,可随时释放入血。进入血液后,中性粒细胞一半附于小血管壁,称为边缘池,另一半在血液循环中,称为循环池,二者之间互相交换。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的半衰期很短,6~7小时,随后进入组织。中性粒细胞减少原因很多,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分为三类:
1.中性粒细胞生成缺陷
(1)细胞毒药物、化学毒物和辐射:是最常见的原因。
(2)感染与异常免疫:一些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或原虫感染。
(3)骨髓异常细胞成分浸润:白血病、淋巴瘤骨髓侵犯、转移癌等。
(4)骨髓衰竭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5)多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具体机制不明。
(6)中性粒细胞成熟障碍:叶酸、维生素B12缺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2.中性粒细胞破坏或消耗过多
(2)非免疫性因素严重细菌感染、败血症、病毒感染或脾功能亢进。
3.中性粒细胞分布异常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