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 编辑

败酱科植物

败酱草败酱草

败酱草即败酱科败酱属植物败酱(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或攀倒甑(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的带根全草,新鲜时无其他异味,晒干后则有强烈的臭酱气味,故名败酱草。

败酱草具有活性成分种类丰富、应用广泛、分布广、资源丰富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很高开发利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败酱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茜草

科:败酱科

属:败酱属

种:败酱或攀倒甑

亚纲:合瓣花亚纲

分布区域:亚洲、欧洲、非洲北部

物种学史

编辑

据考证,我国古代本草中最早记载的败酱是黄花败酱的根。卢寅熹考证,晋、唐、宋、清朝以来,本草所载败酱之“丛生,花黄,根紫色,似柴胡,作陈败豆酱气”的品种与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scabiosaefolia Fisch. exLink.相吻合;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描述的“巅顶开白花成簇,如芹花、蛇床子花状。结小实成簇。其根白紫,颇似柴胡,微苦带甘”的败酱与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基本相符;《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的“黄花龙牙”经考证为黄花败酱 。

败酱草

苣荬菜之名最早见于《植物名实图考》,又名苦荬菜、野苦荬等,与苦菜都有“败酱草”之别称,为菊科植物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 L.的全草。败酱草与苣荬菜的混杂由来已久,两者的幼叶极其相似,均可作食用。北方民间将苣荬菜称为“苦菜”,并作为蔬菜食用。《本草纲目》记载败酱俗称“苦菜”,是引起混杂的主要原因。全国各地俗称“苦菜”的植物众多,经考证认为药用苦菜为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 L. 。

菥蓂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本草纲目》记载“与菥蓂一物也,但分大小,二中耳。小者为荠,大者为菥蓂,菥蓂有毛……。”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Thlaspi arvense L.的种子。《救荒本草》所载的“遏蓝菜”和《滇南本草》所载的“甜葶子”(又名麦蓝菜),经核对其描述及附图与菥蓂一致。菥蓂的地上部分或全草在南方地区作为败酱草入药,可能源于其果实形状与败酱属多种植物果实相似。从文献资料记载可知,败酱草的药用部位由根部变为全草,名称由败酱变为败酱草,其品种在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的基础上,增加了菊科植物苣荬菜和十字花科植物菥蓂 。

分类

编辑

败酱(黄花败酱)

多年生草本,高30-100 (-200) 厘米;根状茎横卧或斜生,节处生多数细根;茎直立,黄绿色至黄棕色,有时带淡紫色,下部常被脱落性倒生白色粗毛或几无毛,上部常近无毛或被倒生稍弯糙毛,或疏被2列纵向短糙毛。基生叶丛生,花时枯落,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 (1.8-) 3-10.5厘米,宽1.2-3厘米,不分裂或羽状分裂或全裂,顶端钝或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暗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被糙伏毛或几无毛,具缘毛;叶柄长3-12厘米;茎生叶对生,宽卵形至披针形,长5-15厘米,常羽状深裂或全裂具2-3 (-5) 对侧裂片,顶生裂片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具粗锯齿,两面密被或疏被白色糙毛,或几无毛,上部叶渐变窄小,无柄。花序为聚伞花序组成的大型伞房花序,顶生,具5-6 (7) 级分枝;花序梗上方一侧被开展白色粗糙毛;总苞线形,甚小;苞片小;花小,萼齿不明显;花冠钟形,黄色,冠筒长1.5毫米,上部宽1.5毫米,基部一侧囊肿不明显,内具白色长柔毛,花冠裂片卵形,长1.5毫米,宽1-1.3毫米;雄蕊4,稍超出或几不超出花冠,花丝不等长,近蜜囊的2枚长3.5毫米,下部被柔毛,另2枚长2.7毫米,无毛,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子房椭圆状长圆形,长约1.5毫米,花柱长2.5毫米,柱头盾状或截头状,径0.5-0.6毫米。瘦果长圆形,长3-4毫米,具3棱,2不育子室中央稍隆起成上粗下细的棒槌状,能育子室略扁平,向两侧延展成窄边状,内含1椭圆形、扁平种子。花期7-9月 。

分布很广,除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广东、海南岛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常生于海拔 (50-) 400-2100 (-2600) 米的山坡林下、林缘和灌丛中以及路边、田埂边的草丛中。分布于前苏联、蒙古、朝鲜和日本 。

攀倒甑(白花败酱)

1.攀倒甑(原亚种)

多年生草本,高50-100(120) 厘米;地下根状茎长而横走,偶在地表匍匐生长;茎密被白色倒生粗毛或仅沿二叶柄相连的侧面具纵列倒生短粗伏毛,有时几无毛。基生叶丛生,叶片卵形、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10(-25) 厘米,宽2-5(-18) 厘米,先端渐尖,边缘具粗钝齿,基部楔形下延,不分裂或大头羽状深裂,常有1-2(有3-4)对生裂片,叶柄较叶片稍长;茎生叶对生,与基生叶同形,或菱状卵形,先端尾状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具粗齿,上部叶较窄小,常不分裂,上面均鲜绿色或浓绿色,背面绿白色,两面被糙伏毛或近无毛;叶柄长1-3厘米,上部叶渐近无柄。由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圆锥花序或伞房花序,分枝达5-6级,花序梗密被长粗糙毛或仅二纵列粗糙毛;总苞叶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花萼小,萼齿5,浅波状或浅钝裂状,长0.3-0.5毫米,被短糙毛,有时疏生腺毛;花冠钟形,白色,5深裂,裂片不等形,卵形、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0.75-) 1.25-2毫米,宽1.1-1.65(-1.75) 毫米,蜜囊顶端的裂片常较大,冠筒常比裂片稍长,长1.5-2.25(-2.6) 毫米,宽1.7-2.3毫米,内面有长柔毛,筒基部一侧稍囊肿;雄蕊4,伸出;子房下位,花柱较雄蕊稍短。瘦果倒卵形,与宿存增大苞片贴生;果苞倒卵形、卵形、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圆形,长 (2.8-)4-5.5(-6.5) 毫米,宽(2.5-)4-5.5(-8)毫米,顶端钝圆,不分裂或微3裂,基部楔形或钝,网脉明显,具主脉2条,极少有3条的,下面中部2主脉内有微糙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

产台湾、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和四川。生于海拔(50-)400-1500(-2000)米的山地林下、林缘或灌丛中、草丛中。分布于日本 。

2.斑叶败酱(亚种)

subsp. punCTifolia H. J. Wang

本亚种与攀倒甑(原亚种)的主要区别在于通常无地下根茎,叶片上面具棕红色微腺;花序最下分枝处的总苞叶常有1(-2) 对侧裂片,果实能育子室上部两侧和边缘被微糙毛或有时无毛。与斑花败酱 P. Punctiflora Hsu et H. J. Wang 的叶片上面均具微腺,但后者的花淡黄色且较小,花冠具微腺,花序最下分枝总苞叶不分裂,而易于区别 。

产吉林南部以及辽宁东部、东南部和南部。生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坡草丛中、灌丛中、林缘或路旁。模式标本采自辽宁桓仁 。

主要价值

编辑

全草(药材名:败酱草)和根茎及根入药,民间采摘幼苗嫩叶食用 。

鉴别

编辑

黄花败酱

根茎圆柱形,多向一侧弯曲,有节,节间不超过2cm,节上有须根。茎圆柱形,直径0.2~0.3cm,黄绿色或黄棕色,节明显常有倒生粗毛。质脆,断面中心有髓。叶对生,叶片薄,多皱缩破碎,羽状深裂或全裂,边缘由粗锯齿,绿色或黄棕色,上部叶较小,常3裂,枝端带有伞房状圆锥花序。有陈腐豆酱的特殊臭气。味微苦 。

白花败酱

根茎节间长3~6cm,着生数条较粗壮的根,主茎、分枝及花序梗全部或两侧披白色倒生粗毛,花白色,瘦果基部贴生在增大的圆翅状膜质苞片上茎直立,具倒生的白色粗毛,上部稍有分枝,断面中空。叶对生。叶片卵形,长3~10cm、宽1.5~5cm,边缘具粗锯齿,或3裂而基部裂片很小,两面均有粗毛,先端尖锐,基部窄狭。下部叶有翼柄,上部叶近于无柄。有陈腐豆酱的特殊臭气。味微苦 。

注意事项

编辑

败酱草的来源传统认为有黄花败酱与白花败酱,而菥蓂、苣荬菜、苦荬菜是其混淆品。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必须严格加以区分。

下一篇 异叶败酱

上一篇 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