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司病 编辑
雅司病是由雅司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为雅司螺旋体,亦称纤细螺旋体,形态似梅毒螺旋体,体长10~13μm,螺旋紧密,能活泼运动,在体外不能生长,于特殊培养基中能存活数日而不能增殖。能在~70℃干冰低温存毒力多年。
中医病名:雅司病
多发群体:青少年
常见病因:雅司螺旋体
传播途径:外伤处侵入
为病人,青少年多见,系接触传染,雅司螺旋体由外伤处侵入人体而感染,并非由性交传染而非性病。本病流行于中非、南美、东南亚一些热带地区,偶也见于温带,我国原无此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曾流行于江苏北部淮阴一带及其邻近地区。解放后经大力防治,加上群众生活改善,卫生状况改善,本病在60年代中期即已基本消灭。
本病发展分三期。
1.第一期母雅司期
感染后潜伏期约为2~3周,在潜伏期病人感头痛、倦怠及发热,在螺旋体入侵处出现丘疹,渐增大为结节,上覆有厚薄不一的深褐色痂,常单个,如杨莓大,质硬如橡皮,间有扩大或增殖成圆形或环形小片肉芽肿,或溃破形成边缘微高的浅溃疡,上覆厚痂,直径可达3~4cm,有痒或痛感,称母雅司,在其周围可出现一些同样但较小的损害,呈卫星状,上可结痂,除痂后表面似杨莓状。本期损害脓液中有大量螺旋体。母雅司多见于面和四肢暴露部位,尤以下肢为多,病程慢性,数月后愈合遗留萎缩瘢痕。可发生骨膜炎,特别在儿童。
2.第二期雅司疹期
发生于母雅司出现1~3月后,此时有些病例母雅司尚未愈合,常伴有畏寒、发热、纳差和全身酸痛等。皮疹主要有两型,一种为玉米至黄豆大小结节型,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覆以干燥灰色薄痂,较密但疏散而对称分布全身,以躯干和四肢为多。另一种为杨莓大结节型,上覆黄色或深褐色厚痂,除痂后表面似杨莓状,有少许渗液或出血,质硬如橡皮,有压痛。数目仅10余个至数10个,主要分布于头部和四肢外侧,躯干少许,两型损害去痂后的浆脓性分泌物内含大量螺旋体。第二期雅司经数周或数月后损害可消退不留痕迹,或发生色素沉着。二期雅司局部淋巴结肿胀,但不化脓。 二期复发雅司疹,在第二期雅司疹愈合后,也有二期复发雅司疹,也有两型:一种似上述的大结节型,但常反复出现新疹,使有些病例整个背部散发新结节及不同时期的老结节和瘢痕,二三十个混杂排列,病期达二三十年不愈。另一种为不同时期的大小不一的片状损害,每片约10余个黄豆大或更大的脓疱疮样损害,有的密集成群,有的排列成环,有的已愈,有的刚发,可同时见到3~5片。医学教育网
3.第三期溃疡结节性坏死期
发生在感染后5~6年,损害为结节,数个或10余个,排列成片,环形,多环状或匐形性,溃破后形成溃疡,具凿缘,不甚规则、见于臂、腿部屈侧,覆有少许浆液和厚痂,愈后留下萎缩性或肥厚性瘢痕,其下长骨常同时受累及,产生骨膜炎,骨质疏松,甚至腔隙形成。上腭穿孔或鼻骨破坏者也偶有所见,病程慢性,可数年不愈。
病前有与病人密切接触史,或流行区居住史,具典型皮疹,诊断不难,一、二期损害可查螺旋体,发病1~2月后血清VDRL或USR有助于诊断。
本病需与梅毒鉴别,前者有冶游史和性病史,损害的分布与形态和本病不同,可予区别。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