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部播散性粟粒状狼疮 编辑
中医病名:面部播散性粟粒状狼疮
常见发病部位:对称性发生于颜面,特别以眼眶四周、眉间、鼻唇沟、上下唇、颊部较为多见
常见病因:病因尚未确定
常见症状:原发疹为粟粒大小圆形丘疹,顶端扁平,境界明显,新疹颜色鲜红或淡红,旧疹褐红或黄红。表面覆盖灰白色鳞屑,多数簇集,但不融合,性质柔软,表面有光泽,中央可化脓
原发疹为粟粒大小圆形丘疹,顶端扁平,境界明显,新疹颜色鲜红或淡红,旧疹褐红或黄红。表面覆盖灰白色鳞屑,多数簇集,但不融合,性质柔软,表面有光泽,中央可化脓。缺乏自觉症状(图1)。玻片压视呈褐红色,探针刺入法检查,有时呈阳性(图2)。对称性发生于颜面,特别以眼眶四周、眉间、鼻唇沟、上下唇、颊部较为多见。发病急剧,经过徐缓,好发于青年及中年;经过中可以自愈,愈后可遗留小瘢痕。对结核菌素低倍稀释液(1∶1000)试验呈阳性或弱阳性。
可参考丘疹坏死性皮肤结核。对于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现倾向应用激素和氨苯砜治疗。中药可用消疮饮、解毒凉血汤。
中医疗法
1.湿毒郁阻型治法 除湿解毒,活血软坚。方药:白术10g、茯苓10g、枳壳10g、厚朴10g、薏仁米15g、丹参15g、丹皮15g、双花15g、连翘15g、鬼箭羽15g、夏枯草15g、野菊花15g、生牡蛎15g。
2.内热感毒型治法 清肺胃热、活血解毒、软坚散结。方药:黄芩10g、黄连10g、生栀子10g、桑白皮15g、地丁15g、连翘15g、赤芍15g、夏枯草15g、鬼箭羽15g、野菊花15g、土贝母10g。
3.单方成药 连翘败毒丸、活血消炎丸、散结灵。
4.外用药物 黑布药膏、化毒散膏各半混匀外用。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病因尚未确定。过去认为本病系一种经血行播散的皮肤结核,是寻常狼疮的一种变型或结核疹,但无确切的结核证据,组织学虽有结核样改变,但结核菌素试验经常阴性。病程有自限性,有自然痊愈的倾向。而且常不并发有其他部位结核病灶。皮损中亦找不到结核杆菌,抗结核治疗无效,故近来认为本病与结核无关。某些细胞免疫检查显示异常。
不并发有其他部位结核病灶。
病程有自限性,有自然痊愈的倾向。
发病机制还不确切。过去认为是寻常狼疮的一种变型或结核疹,但无确切的结核证据,组织学虽有结核样改变,但结核菌素试验经常阴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