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菌肿 编辑
足菌肿通常是由于外伤感染,由多种真菌或细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以局部化脓、肿胀,形成瘘管为突出表现,可有带颜色的颗粒排出。好发于热带、潮湿和多雨的地区和季节。赤足的劳动人群最易感染。
主要病原菌为奴卡菌和足菌肿马杜拉菌。根据病原菌不同,足菌肿分为两类:真菌性足菌肿和放线菌性足菌肿。真菌性足菌肿病原菌包括形成白色颗粒的波利假性阿利什霉(异名尖端赛多孢)、支丁真孢属、皮肤癣菌,和形成黑色颗粒的又塞内加尔小球腔菌、足菌肿马杜拉菌、灰马杜拉菌。放线菌性足菌肿由奴卡菌属、马都拉放线菌属和链霉菌属的一些种引起。
一般患者有外伤史。多发于四肢,尤其手、足等暴露部位。病程呈慢性经过,一般损害局限,一般不累及全身,但有些病原菌可经淋巴和血行播散,累及内脏。
初期患者自觉症状轻微。皮疹为暗红色丘疹、结节、脓疱,逐渐融合成肿块和多发性脓肿,与皮肤粘连,表面暗红色。脓肿破溃后形成瘘管,瘘管引流液呈脓性及血性,皮下组织破坏时有脂状液流出。引流物中混有颗粒,颗粒根据病原菌不同可呈黄、白、黑等不同颜色,大小约0.3~4µm直径不等。部分老皮损瘢痕形成,新结节又不断出现,形成结节、肿块、瘘管及瘢痕同时布满受累肢体。
1.直接镜检和革兰染色
将颗粒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放于载玻片上,加20%氢氧化钠1滴,镜下可见团块由菌丝和孢子交织而成。将颗粒压碎后革兰染色,真菌性颗粒的菌丝宽而有分隔,直径2~7µm,菌丝末端和颗粒的周边有许多肿胀细胞,有的颗粒中可见厚壁孢子。放线菌性颗粒革兰染色阳性,可见纤细光滑的菌丝,直径约1μm,有时断裂成杆状或球菌状。
2.培养
颗粒反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压碎后,在沙堡琼脂上培养,放线菌性颗粒培养基内不能加抗生素,应另取标本接种于脑心浸膏琼脂上,至少培养6周,再鉴定菌种。由于治疗和预后不同,鉴别菌种十分重要。
3.影像学检查
骨受累时X线可显示骨质增生和破坏。肺部感染时可表现为广泛的浸润性阴影。
4.组织病理
表现为化脓性肉芽肿和纤维化,组织中可见典型颗粒。颗粒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异物巨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颗粒内可见菌丝。真菌性颗粒PAS染色阳性。少数病例还可表现退行性肌炎、淋巴管炎、骨膜炎、骨质溶解和骨纤维变性等变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