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着色真菌病 编辑
着色真菌病是指由暗色孢科真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和内脏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暗色丝孢霉菌病和皮肤着色芽生菌病。本病病程长,常因皮肤损伤后感染,局部出现丘疹、结节、溃疡或结痂,常数年或数十年不愈,可造成肢残,重症者可危及生命。
病原体经外伤植入,并在接种部位的皮肤、黏膜及其下方组织继续存留而引起感染。
皮损初起的表现为红色丘疹,逐渐演变成斑块结节,最终形成菜花状或乳头瘤样而明显高出正常皮肤。损害常因外伤或继发感染后破溃形成溃疡。皮损之间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常发出难闻的臭味。若取该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往往可以查见棕黄色圆形厚壁的真菌孢子。
患侧肢体由于淋巴管阻塞,可形成慢性淋巴水肿或象皮肿。另外,在该病缓慢发展过程,有时还可观察到部分病变组织自然痊愈,而遗留下瘢痕和色素沉着。
组织病理和真菌检查对本病确诊具有重要的意义。病理切片在浸润的朗格汉斯巨细胞内或真皮组织中可发现棕黄色厚壁的圆形真菌孢子;取皮损处脓性分泌涂片直接镜检,也可查见上述的的真菌孢子。若进行真菌培养亦可获阳性。
除依靠病史、临床特征外,组织病理和真菌检查对本病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