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疹 编辑
丘疹是一种高出皮肤的局限性突起,其形状,颜色和大小多样,表现形式包括扁平、圆形等,颜色可为紫红色、淡黄色或黑褐色。常见的引发丘疹的疾病种类众多,包括感染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疾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和角化性皮肤病等。丘疹发生的主要原理是表皮或真皮浅层细胞增殖、代谢产物积累或炎症细胞浸润引起的皮肤局限性实质性突起。
症状上,丘疹可能伴随瘙痒、灼痛等不适,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其传播途径因发病原因而有所不同,比如感染性皮肤病通般通过人群接触传播,而皮肤附属器疾病通常不具有传染性。
如果皮肤出现丘疹症状,应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病原学、过敏原检测、皮肤镜、皮肤病理活检等,以确定详细病因。诊断明确后的治疗,主要根据原发病进行,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面,主要包括人群间分隔,饮食健康,卫生生活等措施。
临床上出现丘疹的皮肤疾病较多,包括感染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疾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角化性皮肤病等。
疾病因素
感染性皮肤病
包括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手足口病、麻疹、风疹、幼儿急疹、传染性软疣等病毒性皮肤病,脓疱疮、毛囊炎、疖、痈、皮肤结核等细菌性皮肤病,体癣、股癣、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等真菌性皮肤病。
动物性皮肤病
皮肤附属器疾病
如痤疮、玫瑰痤疮、酒槽鼻等。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角化性皮肤病
包括毛囊角化、毛周角化、汗孔角化等。
物理性皮肤病
包括日光性皮炎、痱子、多形性日光疹、鸡眼、摩擦性苔藓样疹等。
其他类型皮肤病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引起过敏性皮肤表现,出现丘疹。
如果皮肤出现丘疹,伴有瘙痒、灼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时应就医,完善血常规、病原学、过敏原检测、皮肤镜、皮肤病理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治疗。
就医准备
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方便医生了解病情。
若近期服用过药物,可携带药盒或说明书。
急诊指征
出现丘疹持续不好转,需要及时就医。患者一般无急救指征,无需紧急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一般选择皮肤性病科就诊,如果明确诊断,可去原发病对应科室就诊,包括普通外科、风湿免疫科、肿瘤科等。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观察丘疹的大小、形态、颜色、数目和分布情况,还可以触诊检查丘疹质地、皮损是否与周围组织粘连等,辅助病情判断。
包括血常规、病原体培养,如血常规检查可了解白细胞计数、嗜酸性、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指标,判断病因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过敏是否相关,还可以经过皮疹进行病原体培养,以确定丘疹的原发病类型。
皮肤斑贴试验
明确丘疹是否与接触性致敏原有关。
病理学检查
对于诊断不明、或考虑皮肤肿瘤的患者可以取皮疹送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适用于淀粉样变、黏液性苔藓、毛囊角化症等疾病的诊断。
皮肤镜检查
可用于多种皮肤病的辅助诊断。
真菌镜检
可用于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辅助诊断。
其他检查
包括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等,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
诊断
丘疹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种疾病,因此不存在诊断问题。一般根据丘疹的颜色、形态、分布、数目等,再辅助实验室检查、皮肤镜检查、病理检查等可以明确疾病诊断。
疾病诊断
临床上有丘疹表现的疾病比较多,包括寻常疣、水痘、带状疱疹、毛囊炎、脓疱疮、体股癣、湿疹、丘疹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痤疮、毛囊角化病等,具体介绍如下。
寻常疣
好发于手背、手指及足缘等处,初起为针头大丘疹,渐增大至豆粒或更大,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粗糙角化明显呈乳头样增生,角化过度,触之坚硬。
水痘
好发于儿童,发疹前有轻度乏力、低热表现,皮疹起初为小的红色斑疹、丘疹,1~2日变成丘疱疹或水疱,多见于头皮、躯干部位,呈向心性分布。
毛囊炎
皮损起初为红色炎性丘疹,表现为针头或粟粒大,部分顶端有黄色小脓头,周围有红晕,脓疱干涸或破溃后形成黄痂,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体股癣
起初皮损为丘疹或丘疱疹,很快向周围扩展形成环状皮疹,中心炎症减轻,周边丘疹鳞屑,界限清楚,自觉瘙痒,真菌检查阳性。
湿疹
表现为多形性皮疹,常在红斑基础上有针头至粟粒大小不等的丘疹、丘疱疹,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自觉瘙痒剧烈,可发生于面部、手足、肘窝、肛门等处。
丘疹性荨麻疹
皮损为红色的风团样丘疹,呈纺锤形或圆形,中央可有水疱表现为丘疱疹,瘙痒明显,多发于四肢、臀部、腰部等处。
接触性皮炎
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种物质后,在接触的部位发生的边界清楚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融合形成大疱,渗液,瘙痒明显。
痤疮
好发于面部如前额、颊和颏部,亦可发生于上胸及背部,皮损为毛囊性红色丘疹,伴有白头或黑头粉刺,也可表现为脓疱、结节或囊肿。
毛囊角化病
皮损表现为细小的毛囊性丘疹,渐增大呈疣状,色棕黄、污灰或暗褐,表面覆以油腻黏着性鳞屑或痂,可密集融合成斑块。
鉴别诊断
丘疹需要与斑疹和斑块进行鉴别。斑疹属于局限性皮肤颜色改变,既不高起也不低于正常皮肤,大小、形状不定,根据颜色、形成原因不同可分为红斑、色素沉着斑、出血斑等。斑块是指直径大于1cm的扁平隆起性浅表性损害,多为丘疹扩大或融合而成。
丘疹是一种症状,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根据原发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改善症状。
一般处理
一般处理主要包括饮食护理、皮肤护理,以及环境护理。
饮食护理:与原发疾病相关,并不一定对饮食有要求。一般来讲,建议保持饮食清淡,减少致敏食物的摄入,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避免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皮肤,不宜过度烫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穿着宽松棉质的衣物。
环境护理:平时应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和温度适宜,多通风,定期清洗地毯以及床上用品,家中宠物也要保持清洁,避免儿童与其玩耍时导致皮肤感染。
专业治疗
药物治疗
根据上述丘疹发生的原发疾病选择不同的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外用药物类型比较多,主要针对原发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选择。如细菌性皮肤病选择抗菌外用药物,常用药物为过氧化苯甲酰、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真菌性皮肤病选择抗真菌外用药物,如咪康唑软膏、酮康唑软膏、特比萘芬软膏等;病毒性皮肤病选择抗病毒外用药物,如阿昔洛韦软膏等。如果是过敏性疾病可以选择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炎,瘙痒者选择止痒剂,角化不全者选择角质促成剂,角化过度者选用角质剥脱剂等。另外,同一药物可有软膏、洗剂、凝胶、溶液或硬膏等不同外用剂型,可用于不同的皮疹表现。急性皮炎仅有丘疹无渗液时,选择粉剂或洗剂;炎症较重,糜烂渗出较多是选择溶液湿敷等,慢性皮炎表现则选用软膏、硬膏等。
系统药物:也是针对不同原发疾病选择药物,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以及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常用于药疹、多形性红斑、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疾病的治疗。抗生素类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曲松钠、四环素、红霉素等常用于细菌性皮肤病的治疗。另外,还有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以及维A酸类药物等,需要遵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包括光电疗法、微波疗法、冷冻疗法、激光治疗、放射治疗、光动力治疗等,不同原发疾病可选择不同的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
可用于皮肤肿瘤的切除、皮肤创伤处理、活体组织取材等。另外,对于晚期酒糟鼻患者,可以选择切割术破坏局部增生的毛细血管及结缔组织。
参考来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