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混浊 编辑

白内障

晶状体混浊晶状体混浊

又称白内障。白内障就是人眼睛中原本透亮的小透镜(也就是晶状体)因各种原因变得混浊,影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使人看不清周围的东西的一类眼病。任何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引起的晶状体混浊使其透明性下降或颜色改变都可以称为白内障,它是全球第一位致盲眼病。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晶状体混浊

外文名:phacoscotasmus

症状名称:晶状体混浊

分类

编辑

先天性白内障

在胎儿时期,任何外来因素,如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炎症或遗传因素均影响晶体发育,而在出生后即呈现不同程度的晶体浑浊,称为先天性白内障。

【分型】

1、全白内障:晶体于出生时即已全部浑浊。

2、前极白内障:浑浊在前囊中央,呈一圆形小点或稍隆突,故一般不影响视力,多为双侧性。

3、后极白内障:浑浊在后囊中央,因浑浊在结点附近,故对视力有一定影响,双侧发生。

4、点状白内障:晶体皮质内呈斑点状浑浊,一般不影响视力,常双眼受累。

5、绕核性白内障:围绕晶体核的板层浑浊,并有许多白色索样浑浊骑跨在浑浊区的赤道部上,视力明显受碍。

6、花冠状白内障:晶体周边部有短棒形或小滴状的乳白色浑浊,呈花冠状排列,中心部与极周边部晶体透明,很少影响视力。

【诊断要点】

1、一般为双侧,静止性且常有遗传性。

2、主要根据晶体的浑浊部位、形态做出各类白内障的诊断。有的需散瞳后检查,如绕核性白内障、花冠状白内障。

【治疗】

1、如属静止性的,对视力影响不大的一般不需治疗,如前极、点状、花冠状白内障。

2、绕核性白内障、全白内障,可做手术治疗,如光学虹膜切除术、截囊术及吸出术。

3、一般应在4个月即行手术,最迟勿超过2岁,以免产生弱视,术后应尽早带矫正眼镜。

老年性白内障

【诊断要点】

1、多发生于50岁以后,为双侧性。

2、患者自觉眼前有固定黑影,视力逐渐减退,并可有单眼复视、多视、屈光改变等。视力障碍出现时间因浑浊部位的不同而异。

【皮质性白内障分期】

1.初发期:晶体周边部出现楔形浑浊,故常须散瞳孔后才能发现,视力常不受影响。此期发展缓慢可达数年。

2.膨胀期:晶体呈现不均匀乳白色浑浊前囊膜紧张饱满、前房变浅,虹膜半月投影存在,视力障碍明显,眼底难以窥见,此期易继发青光眼,故散瞳检查时应特别注意。

3.成熟期:晶体呈乳白色浑浊,虹膜半月投影消失,前房恢复正常,眼底完全无法窥及,视力多仅能分辨手动或光感。此期为手术适宜时机。

4.过熟期:皮质液化呈乳状,核下沉,晶体体积变小,虹膜震颤、囊膜松弛皱缩。液化的皮质漏到晶体外后可产生过敏葡萄膜炎和晶体溶解性青光眼。

【核性白内障】

浑浊多由胚胎核开始,逐渐发展而使成年核完全浑浊。晶体呈棕褐色浑浊,终则接近黑色,故有棕色障或黑色障之称。斜照法检查可见瞳孔区中央盘状浑浊。当双眼视力障碍严重或发展为全白内障时,才需做白内障摘除术。

【治疗】

参见其他类型白内障的治疗。

并发性白内障

并发性白内障是由于眼内炎症或退行性病变,使晶体营养或代谢障碍而变为浑浊。常见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青光眼、眼内肿瘤等。

【诊断要点】

1、有上述原发病的相应表现,多为单眼。

2、首先在晶体后极部囊膜或后囊下皮质出现白色或黄色浑浊。呈典型的锅底或菊花状,继而使晶体全部浑浊。

【治疗】

1、治疗原发病。

2、若患者光感光定位正确,可考虑手术治疗。

外伤性白内障

由眼球穿通伤、挫伤、辐射性损伤及电击伤等引起的晶体浑浊。

【诊断要点】

1、有眼部外伤史及其相应的临床表现

2、穿通伤所致白内障:

(1)晶体囊膜有破口。如破裂口小或浅,则囊膜破裂后可自行封闭,呈局限性浑浊;如裂口大或深者,晶体皮质纤维可浑浊肿胀

(2)若浑浊的皮质穿入前房,可继发葡萄膜炎或青光眼。

3、挫伤所致白内障:

(1)严重挫伤可致晶体囊膜破裂,尤以后囊易破,房水进入晶体内,而致晶体浑浊。

(2)囊膜破口小,可为局限性浑浊。

4、辐射性白内障:晶体后囊出现小点状浑浊,浑浊前面的皮质可见空泡,前后双层浑浊在边缘相融合变成环形。晶体前囊下出现条状浑浊及空泡,逐渐发展为完全浑浊。

5、电击伤白内障:最初浑浊起源于前囊下皮质,然后发展为全白内障。

【治疗】

1、局限性白内障:属辐射性引起者,则应立即更换环境。对视力影响不大者,试用药物治疗。

2、晶体皮质突入前房,应及早手术摘除白内障,同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消炎痛和降眼压药物,防治继发青光眼和葡萄膜炎。

3、外伤性白内障无论其属何型,如已完全浑浊、光感、光定位正确,均可行白内障摘除术。

后发性白内障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或晶体外伤后,残留的皮质和囊膜上皮细胞增生,而在瞳孔区形成半透明或不透明膜,称为后发性白内障。

【诊断要点】

1、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吸出术或晶体外伤史。

2、前房深。对视力的影响取决于膜样组织的厚薄。

3、瞳孔区内有厚薄不均匀的膜样组织与虹膜常有不同程度的粘连。

【治疗】

主要行手术治疗。囊膜较薄者,可单纯行截囊术;机化膜较厚者,可行囊膜剪除术或用玻璃体切割器切除之。术后应适当给以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及消炎痛,以预防炎症反应。

治疗的注意事项

编辑

手术治疗

1.术前检查:

(1)全身检查:高血压控制在24.0/12.0kPa(180/90mmHg))以下,空腹血糖在7.8mmol/L(140mg%)以下,有化脓性病灶(如头面部和急、慢性呼吸道炎症),因其易引起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故应先给予治疗。

(2)眼部检查:晶体完全浑浊是手术摘除的最佳时机。现由于白内障手术的进步,一般在视力<0.1,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者,就可施行手术。检查光感、光定位,以及红、绿色觉。泪道冲洗、眼压测定、裂隙灯检查等常规检查同时应特别注意有无慢性泪囊炎

2.手术方法的选择:

(1)白内障吸出术:适用于30岁以下的各种软性白内障患者。

(2)囊内摘除术:适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或40岁以上的白内障患者。尤其是有较多透明皮质的老年性和并发性白内障患者。

(3)囊外摘除术:适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有硬核的其他类型白内障、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白内障、囊膜已破的30岁以上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

(4)截囊术及囊膜剪除术:适用于后发性白内障。

(5)针拔术:适于老年体弱者或其他原因不能施行白内障摘除者。

3.白内障术后视力的矫正:无晶体眼往往呈高度远视状态,一般在+10~+11D之间。

(1)双眼白内障摘除术后,一般于术后3个月配戴+10~+11D的眼镜矫正恢复远视力;或植入人工晶体。由于术后失去调节力,因而看近的眼镜需再加+3~+4D。

(2)单眼白内障术后。不能戴用普通眼镜,因其成像大于正常眼之故。可配戴角膜接触镜以减少成像大小的差距。人工晶体的成像差距最小,故特别适用于单眼白内障术后。

药物治疗

现如今尚无一种药物能够恢复晶体的正常代谢和促进晶体浑浊的吸收,故药物治疗疗效不肯定。

1.局部滴用谷胱甘肽、法可林、卡他林、白内停等眼药水的任何一种。

2.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

3.服用杞菊地黄丸、磁珠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