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阴脂肪瘤 编辑
外阴脂肪瘤来自大阴唇或阴阜脂肪组织,可能与脂代谢紊乱有关。
外阴脂肪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育龄妇女多见,瘤体生长缓慢,位于大阴唇及阴阜的皮下脂肪组织,无痛感。瘤体较小时无不适症状,当肿瘤较大时,出现行走不便和性生活困难。如肿瘤沿膀胱阴道隔伸展至阴道旁组织,则可阻碍分娩。
1.血液生化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项目有六项,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其中最重要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液中血脂水平的一项指标。血脂是血液中各种脂质的总称。
无论胆固醇含量还是甘油三酯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都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高血脂症可能提示机体脂肪组织过多,能提示外阴肿物可能为脂肪瘤。
2.组织病理学检查
镜下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无明显的结缔组织包膜,瘤细胞间散布有纤维结缔组织条索,间质有多少不等的纤维组织和血管。
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
1.脂肪肉瘤
无特异性,多为肝区疼痛、发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上腹部可触及肿块,极少发生黄疸及腹腔积液。瘤体呈椭球形或不规则形,质软,体积较大时才被发现。切面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常见坏死区域,坏死区易软化、易碎。瘤体周围组织受压可形成不完整的薄层假包膜,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可出现完整的包膜。
2.外阴神经纤维瘤
生长缓慢,发生在青春期后没有疼痛,很少恶变,在妊娠时明显增大。二者均为质软肿块,外阴神经纤维瘤瘤体显著凸出于皮肤表面,呈球形或有蒂的疝囊样肿块,用指尖可将瘤压入皮内,肿瘤有明显的弹性。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3.皮赘
皮赘是皮肤表面的一个很小的柔软肿块,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成肉色皮块,通过蒂附着在皮肤表面,如果皮赘在蒂处扭转,其内部会形成血块,此时的皮赘可出现疼痛。病理组织显示皮赘是由表皮所包围的真皮结缔组织组成。结缔组织疏松水肿,含有许多毛细血管。可与外阴脂肪瘤区别。
身体其他部位并发脂肪瘤。脂肪瘤是由增生的成熟脂肪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见于体表任何部位,以肩、背、腹部为多见。多见于40~50岁的成年人。瘤体质地柔软,呈圆形或分叶状,位于皮下,可以推动;瘤体大小不等,小的如枣大,用手摸方能触知,大的可隆起皮面,但表面皮肤正常。多无自觉症状。
1.对小的、无症状的、无多大危害的脂肪瘤,无需处理。
2.若脂肪瘤较大,引起行走不适和性生活困难,应手术切除。
3.若怀疑脂肪瘤恶变,应做组织活检明确诊断,再进行手术切除和放疗双结合的治疗手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