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 编辑

病症名称

子宫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故被列为癌前病变。但根据长期观察,绝大数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或保持一种持续性良性状态。仅少数病例在较长的时间间隔以后可能发展为癌。根据腺体结构形态改变和有无腺上皮细胞异型性分为3型:①单纯增生:由于无孕酮拮抗雌激素长期刺激所致的子宫内膜生理性反应。间质与腺体同时增生而无腺体拥挤,腺上皮的形态无异型性。②复合增生:病变区腺体拥挤,间质明显减少,无腺上皮细胞的异型性。③不典型增生:腺上皮有异型性,属于子宫内膜的上皮内肿瘤,按病变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

基本信息

编辑

中医病名:子宫内膜增生

外文名:endometrial hyperplasia

就诊科室:妇产科

多发群体: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妇女

常见病因:持续受雌激素作用,无孕激素对抗等

常见症状:不规则出血、月经稀发或闭经、不育

病因

编辑

子宫内膜增生的发病因素尚不十分清楚,但以下现象和事实说明长期雌激素刺激是其主要发病因素。

在青春期女孩、围绝经期妇女或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某个环节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中都可有不排卵现象。使子宫内膜较长期的持续性受雌激素作用,无孕激素对抗,缺少周期性分泌期的转化,而处于增生的状态。

在接受绝经后雌激素补充治疗(ERT)患者中观察到,单用雌激素1年,有20%的妇女子宫内膜增生。

在绝经后晚期乳腺癌长期使用它莫西芬(TAM)患者中,也可观察到子宫内膜增生。因它莫西芬有微弱的类雌激素作用。

临床表现

编辑

1.年龄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发生于比较年轻的妇女。也可见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妇女。

2.月经情况

月经异常是本病突出症状之一。常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稀发或闭经一段时间后继有长期大量阴道出血

3.生育情况

因内分泌异常造成长期不排卵使此类患者生育力降低。40岁以下患者不育率可达到90%。

检查

编辑

诊断依赖于子宫内膜组织学诊断。取材的方法包括:内膜活检、扩宫刮宫术、负压吸宫术、宫腔镜检查。由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常表现为散在或单个灶性病变,整个宫腔内膜可能同时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增生,仅取少数几块组织活检不能反映出内膜的所有改变。对于刮宫见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围绝经妇女,切除子宫有30%~50%同时有高分化腺癌。所以取得宫腔全面的内膜组织行病理检查至关重要。与单纯取少数几块内膜组织比较,扩宫刮宫术所刮取的组织更为全面,但刮匙未到之处仍有可能遗漏某些部位,特别是双宫角及宫底处。负压吸引则由于负压吸引作用使内膜脱落较为完全,诊断将更全面可靠。宫腔镜检查不但可以从子宫内膜的外观看到内膜情况,且可以在直视下进行刮宫术或负压吸引,其检查诊断更加细致全面。

治疗

编辑

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查清原因,若伴有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应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对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者即刻开始对症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等确定。年龄小于40岁者,其癌变倾向低,可首先考虑药物治疗。年轻而盼望生育者,更应先试用药物治疗,因药物治疗后约30%患者仍有可能受孕并足月分娩。对于绝经前后的妇女,癌变的潜在趋势高于年轻者,故多直接采取子宫切除。

1.药物治疗原则为

规范用药、长期检查、定期检测、及时助孕。用药种类:①促排卵药物氯米芬,每天一次,周期第5~9天服用,必要时用药期可延长2~3天。②孕激素类药物:根据内膜不典型程度不同而有区别,轻度不典型增生可以黄体酮肌注,周期第18天或第20天开始,共用药5~7天。中度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连续性应用甲羟孕酮,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每完成一个疗程即刮宫或取子宫内膜组织作组织学检查,根据对药物的反应,选择停止治疗或对药物的剂量酌情增减。亦可宫腔内放环。

2.手术治疗

刮宫术不仅是重要的诊断方法,也是治疗手段之一。因为局部病灶通过刮宫亦有被清除的可能。年龄在40岁以上,无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一经诊断即可行子宫切除。但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或高龄而对于手术耐受力差者,也可考虑在严密随诊检测下先试用药物治疗。年轻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内膜持续增生或加重或怀疑已发展为癌,或阴道出血不能为刮宫及药物治疗所控制及产后复发者,均可考虑手术切除子宫。

预后

编辑

1.癌变率

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及复合增生的癌变率很低,为0~7%,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达8~45%。

2.预后

子宫内膜增生以促排卵药物或孕激素积极进行治疗,大多数内膜反应好,预后好。在严密随诊过程中,如发现少数疗效不好者及时进行子宫切除,尚可避免发展为癌,即使有一定的癌变率,但癌变时间间隔都比较长。坚持长期定期随诊,若有癌变,及早发现并手术,预后还是乐观的。

下一篇 阴道不规则出血

上一篇 自然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