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腹痛 编辑
腹痛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几乎涉及各科疾病。既可以是腹内脏器病变,也可以是腹外病变;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可以是内科疾患,也可以是外科疾患,甚至最初为内科疾患,以后病情发展而以外科情况为主。在治疗方法上,有些腹痛急需手术,有些腹痛则不需要手术;有些腹痛最初保守治疗,之后需手术治疗。急需手术治疗者,若误诊、漏诊延误手术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反之不需要手术者,施行不必要的手术,则不但增加病人痛苦,甚或加重病情。
目录
中医病名:儿童腹痛
就诊科室:内科
多发群体:小儿
常见病因:急性胃炎、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痉挛性绞痛、肠及胆道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坏死性肠炎、病毒性肝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各种胰腺炎、各种腹膜炎、肝脓肿、膈下脓肿、尿路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儿内科疾病
1.腹内疾病:急性胃炎、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痉挛性绞痛、肠及胆道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坏死性肠炎、病毒性肝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各种胰腺炎、各种腹膜炎、肝脓肿、膈下脓肿、尿路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2.腹外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胸膜炎)、心血管疾病(急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肌炎)、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紫瘢、荨麻疹、哮喘)、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腹型癫痫)、代谢性疾病(低血糖症、尿毒症、卟啉病)、传染病(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败血症、带状疱疹、铅中毒等。
儿外科疾病
急性阑尾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机械性肠梗阻、肠套叠、肠系膜动脉栓塞、急性肠扭转、回肠憩室炎并发穿孔,梗阻、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膜炎、嵌顿性腹股沟疝、泌尿道结石、肾盂积水、肝破裂、脾破裂、卵巢囊肿扭转、睾丸蒂扭转、髂窝脓肿等。
应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必要时辅以实验室检查或其他检查,尽快作出早期、正确的诊断。
年龄
不同年龄小儿的腹痛,其好发疾病亦各异。如肠痉挛多见于3个月以下的幼婴,常由于喂养不当或吞咽空气过多所致。肠套叠、嵌顿性疝以及肠道感染多见于两岁内小儿,急性阑尾炎、肠道寄生虫病则相对少见。胃肠道感染、肠寄生虫病、肠系膜淋巴结炎、胆道蛔虫病、大叶性肺炎、腹型癫痫,过敏性紫癜等以年长儿为多见。
腹痛发生的急缓
儿童腹痛检查
起病急缓对鉴别诊断往往具有重要意义。发病急骤或阵发性加剧者常为外科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肠套叠及腹股沟疝嵌顿等。发病缓慢而疼痛持续者常为内科性疾病,如肠蛔虫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炎及病毒性肝炎等,但要注意有时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这是因为疾病在不同阶段其性质发生变化所致,如溃疡病原属慢性腹痛,在合并穿孔时即为急腹症。故对原有慢性腹痛者,如腹痛转为持续性或突然剧痛,应注意急腹症的可能。腹痛的性质
腹痛可为阵发性疼痛、持续性疼痛或轻度隐痛。阵发性疼痛或绞痛有梗阻性疾病,若局部喜按或热敷后腹痛减轻者,常为胃、肠、胆管等空腔脏器的痉挛;持续腹痛加剧多见于胃肠穿孔;持续性钝痛,改变体位时加剧、拒按,常为腹腔脏器炎症、包膜牵张,肿瘤以及腹膜脏层受到刺激所致。隐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放射性疼痛为一个局部病灶通过神经或邻近器官而波及其他部位的疼痛如大叶性肺炎引起同侧上腹部疼痛。腹痛伴排粪或排尿困难,可能为粪块堵塞或尿路感染、结石。总之,腹部器质性病变的疼痛特点为:①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②局部压痛明显;③有腹肌紧张;④肠鸣音异常。
腹痛的部位
一般腹痛的部位与病变的部位相一致。
伴随症状
应注意腹痛与发热的关系。
既往史
应详细询问患儿既往有无类似腹痛发作,大便排虫和皮肤紫癜史,应了解发病前有无外伤,饮食卫生和进食何种食物等,均有助于腹痛原因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液和大小便常规检查,有时可提供有诊断价值的资料如血红蛋白及红细胞逐渐下降,须警惕内出血的存在。白细胞总数升高常提示炎症性病变。观察粪便性质有助于肠道感染和肠套叠的诊断。尿内有较多红细胞或脓细胞提示尿路感染。必要时需检测血和尿的胰淀粉酶等。
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胸膜及心脏病变。腹部透视和摄片检查,如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提示胃肠穿孔;肠内有梯形液体平面,肠腔内充气较多,提示肠梗阻。若疑及肠套叠可作空气灌肠以协助诊断和复位治疗,但疑有内脏穿孔者禁用。疑有尿路病变可摄腹部平片或作静脉肾盂造影。
B型超声
疑有胆石症、肝脓肿、膈下脓肿时作腹部B型超声检查。
病因治疗
儿童腹痛
根据病因作相应处理。如肠痉挛给予解痉剂。胆道蛔虫症或蛔虫性部分肠梗阻,可用解痉止痛药等治疗。炎性疾病应根据病因,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外科急腹症应及时手术治疗。对症处理
1.有水和电解质紊乱或休克者,应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抗休克治疗。
2.病因诊断未明确前,禁用吗啡、度冷丁、阿托品等药物,以免延误诊断。疑有肠穿孔、肠梗阻或阑尾炎者,禁用泻剂或灌肠。止痛可用一般镇静剂,维生素K3或针刺治疗。
不同年龄的小儿的腹痛,其好发疾病亦各异。对于3岁以下尤其小婴儿而言,其语言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所以不能完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仅用哭吵来表达自己的不舒服,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引起注意了,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好向医生介绍便于诊断。这一阶段多见肠套叠、小婴儿肠绞痛、嵌顿性疝以及肠道感染。
肠套叠
对于婴幼儿尤其2岁以下的阵发性的哭吵,不容易安慰,哭吵持续约10——15分钟,间隔15分钟至一两个小时,可伴呕吐以及排暗红色或者果酱色大便,一定要当心,可能是肠套叠。婴儿肠绞痛
多见于生后早期,多在4个月后缓解,原因不清楚。
嵌顿疝
在婴幼儿中也能见到,一般这样的小儿有疝气的病史,一定要告诉医生,家长还当注意疝皮肤的颜色改变。
婴儿肠胀气
表现为婴儿突然大声啼哭,腹部膨胀,两拳紧捏,两腿间及腹部蜷曲。多见于一岁内的小婴儿,因过食奶类、糖类或腹内吞人了大量气体产生腹胀而导致腹痛。
儿童腹痛检查
饮食调理对治愈小儿慢性胃炎甚重要。总的原则是食物需“细、软、嫩、烂”,小儿是生长发育的个体,因此食物还要富有营养,如牛奶、炖蛋、鱼、豆制品、面条、粥、新鲜蔬菜、水果等。另外可以吃一些对胃消化功能有帮助的食品,如山药、扁豆、莲子、鸡肫、猪肚、米仁等。不宜多吃的食品有芹菜、竹笋、肥肉、各种油炸食品等。下列几种饮食疗法适合儿童应用:1、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切丁,放于沸水中煮熟捞出,晾晒半日,再放锅内加蜂蜜用小火煮沸,调匀,冷却后装瓶,每日服3汤匙。适合于胃部胀痛、嗳气、反酸的患儿食用。
2、牛奶220ml,蜂蜜30克,鹌鹑蛋1只。将牛奶先煮沸,打入鹌鹑蛋,再煮数分钟后加入蜂蜜即成。每早服用。适合胃痛、口渴、纳呆、便秘的患儿用。
3、饴糖20克,冲入豆浆250毫升内,煮沸后空腹饮用。适合胃部隐痛、手足不温,怕冷的患儿。
4、取莲子、糯米、米仁各50克,红糖15克。莲子用开水泡胀,剥皮去心,放入锅后加水煮30分钟后加粳米及米仁煮沸,小火炖至烂,放红糖后食用。适合中上腹疼痛、消瘦、食欲不振、舌苔腻的患儿。
儿童腹痛检查
胃肠生长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多见于3—12岁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判断孩子是否是胃肠生长痛,父母可做如下观察: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作,每次疼痛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疼痛发作次数因儿童而异,有的每天数次,有的每小时数次。疼痛部位以脐周为主,其次是上腹痛。疼痛无一定规律性,疼痛程度也不一致,轻的仅为腹部不舒适感,重则表现为肠绞痛,可见儿童疼痛难忍,面色发青或发白,甚至恶心呕吐,还可听到“咕噜咕噜”的肠鸣音。一般情况下,疼痛可很快缓解,缓解后儿童的精神状态、饮食玩乐恢复如常。?胃肠生长痛是由于儿童生长发育快,机体的血液供给发生一时性的不足,肠道在暂时缺血状态下,出现痉挛性收缩,引起疼痛;也可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肠壁神经兴奋与抑制作用不协调,肠管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疼痛,所以医学上又称之为儿童“肠痉挛”。?
儿童胃肠生长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需治疗。疼痛时可热敷、按摩腹部,或按揉足三里穴,对解除疼痛有一定帮助。此外,儿童受凉、过食生冷食物,也常可诱发腹痛。所以家长必须严格控制儿童的饮食,特别是要少吃冷饮,睡觉时注意不让肚子受凉。?
还要提醒家长的是,腹痛的原因很多,因而不能将儿童所有的腹痛都误认为是儿童胃肠生长痛。如果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用手按压时疼痛加剧:或儿童惧怕触摸,应考虑到患肠胃炎、肠套叠、蛔虫症等其他疾病的可能,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儿童腹痛是相当常见的,有时是胀痛,有时是绞痛,但是疼痛与病情的轻重程度并不一致。别看有些疼痛相当剧烈,小儿哭闹不止,但一段时间以后,小儿又完好如初了。这是因为小儿得了肠道痉挛,痉挛一旦解除,疼痛即刻缓解,所以孩子又开始蹦蹦跳跳了。
冷静对待儿童腹痛
还有的家长听到孩子嚷肚子疼,就找来热水袋给孩子热敷。这种做法对胃肠道痉挛引起的胃肠绞痛,特别是因受寒、饭食过多引起的胃部胀痛有效,能缓解胃肠痉挛,减轻疼痛。但有些疼痛就不那么简单了,按揉和热敷反而会加重病情,引发危险。比如肠虫症,这也是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当某种因素刺激虫体时,可使蛔虫窜上窜下地蠕动,刺激肠道引起痉挛疼痛。此时按揉腹部,只会刺激虫体,甚至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还可能穿破幼儿娇嫩的肠壁,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阑尾炎在儿童中也较多见。儿童阑尾炎在早期并无典型症状,可能肚脐周围有轻微疼痛,有时有呕吐、腹泻,按压时疼痛并不明显。儿童的免疫功能较差,患阑尾炎时很容易发生穿孔。如果家长此时按揉儿童肚子,或做局部热敷,就可能促进炎症化脓处破溃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再有就是肠套叠。多见于年幼、特别是肥胖儿童,由于被套入的肠子血液供应受到阻碍,引起疼痛,时间久了发生坏死。如果盲目按揉,可能造成套入部位加深,加重病情。
鉴于小儿腹痛病因复杂,所以家长不应以疼痛的程度来推测病情,不要自己动手给孩子按揉,最好的办法是尽早带孩子去就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