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编辑

病症

肺癌肺癌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癌,是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腺体起源的最常见肺部恶性肿瘤。按组织病理学特点划分,主要有非小细胞癌(包括腺癌和鳞癌)和小细胞癌。肺癌无传染性,但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等都是常见的病因。在全球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且呈上升趋势,男性中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列恶性肿瘤的第一。

肺癌的临床症状与肿瘤大小、类型、发展阶段、发生部位、并发症和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常见的症状有咳嗽、痰中带血、喘鸣、胸痛等。疾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

对于肺癌的治疗,常用手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该疾病的预后因患者情况不同而异,如肿瘤类型、肿瘤分期、年龄、性别等,但整体而言,肺癌的五年生存率并不高。防治方面,采取减少吸烟、避免职业和环境暴露、定期体检等措施的预防是关键。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和深入的研究,对肺癌病因的认识和诊断治疗手段有了更大的进步。如基因检查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ALK与ROS1基因融合等,有利于个体化的靶向治疗。同时,对肺癌的早期筛查,例如低剂量螺旋CT的开发与应用,对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医病名:肺癌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肿瘤科、胸外科

常见发病部位:气管、支气管

常见病因: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饮食不健康、遗传

常见症状: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声嘶、发热

是否遗传:有遗传易感性

相关药物:根据具体类型的癌症选择相关药物,例如对于小细胞肺癌化疗较为敏感

病因

编辑

肺癌的病因至今未完全明确,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饮食、遗传、肺部病史等。

吸烟

是引起肺癌最常见的原因。同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发生肺癌的风险高20倍。吸烟者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4~10倍,并且与吸烟的初始年龄、时间长短、吸烟量等因素相关。

被动吸烟与环境吸烟也是肺癌的病因之一。

职业接触

某些职业的工作环境中存在氡气、石棉、砷、铬、煤焦油、芥子气、镍、氯乙烯、甲醛等致癌因子,导致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空气污染

燃料燃烧和烹饪产生的室内污染,以及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室外污染,均为肺癌的危险因素。

电离辐射

肺对放射线较为敏感,大剂量电离辐射可引起肺癌。

饮食与营养

食用水果、蔬菜少者及血清中β胡萝卜素水平低者,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遗传与基因

家族聚集、遗传易感性、基因改变,在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既往肺部疾病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会增加肺癌发生的危险性。

其他

病毒感染(HIV、EB病毒)、慢性的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结节病等),也与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播散转移

编辑

直接扩散

靠近肺外围的肿瘤可侵犯脏层胸膜,癌细胞脱落进入胸膜腔,形成种植性转移。中央型或靠近纵隔面的肿瘤可侵犯脏壁层胸膜、胸壁组织及纵隔器官。

血行转移

癌细胞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后,可转移到体内任何部位,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脑、肺、骨骼系统、肾上腺、胰等器官。

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叶支气管周围淋巴结,然后到达肺门或隆突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或颈部淋巴结。

症状

编辑

肺癌的临床症状与肿瘤大小、类型、发展阶段、发生部位、有无并发症和转移密切相关。肺癌可无明显症状,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症状。5%~15%的患者在常规体检、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发现时并无明显症状。

有症状的患者最常出现的症状有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喘鸣、胸痛、声嘶、发热等,根据部位将其分为原发肿瘤局部生长、侵犯邻近器官组织、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和肺外症状4类。

典型症状

早期症状

肺癌早期最多见的症状为咳嗽,常表现为无痰或少痰的阵发性刺激性干咳

当肺癌早期就发生了侵犯邻近器官组织,常表现为胸部不规则隐痛或钝痛,咳嗽时疼痛加重。

此外,一些肺癌早期患者还会出现痰中带血或咯血、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须提高警惕。

原发肿瘤局部生长引起的症状

咳嗽

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以咳嗽为首发症状者占肺癌患者的50%。由于肿瘤的生长部位、方式、和速度不同,咳嗽表现不尽相同,常表现为无痰或少痰的阵发性刺激性干咳。

当肿瘤阻塞气管后,咳嗽加重,为持续高调金属音样咳嗽或呛咳,一般止咳药不易控制。

痰中带血或咯血

是最有提示意义的肺癌症状,以中央型肺癌多见,以咯血为首发症状者约占肺癌患者的25%~40%。表现为特征性的间歇或持续性、反复少量的痰中带血丝,间断痰血或少量咯血,偶尔有大咯血。

呼吸困难

约有10%的肺癌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表现为气短喘息,偶尔出现喘鸣,听诊时呈局限性或单侧哮鸣音

发热

肿瘤阻塞气管,继而引发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或者肿瘤组织坏死,引起发热症状。

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组织引起的症状

胸痛

约25%的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常表现为胸部不规则隐痛或钝痛,咳嗽时疼痛加重。当出现持续剧烈、不易为药物所控制的胸痛时,常提示肿瘤广泛侵犯胸壁组织。当出现肩、胸背部持续性疼痛时,则提示肿瘤可能向胸壁外组织侵袭。

声音嘶哑

有5%~18%的患者以此为主要症状。常因肿瘤直接压迫、纵隔侵犯或淋巴结肿大,压迫喉返神经(多见左侧),从而导致声带麻痹

胸水

约1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水。提示肿瘤转移使胸膜或肺部的淋巴回流受阻。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肿瘤直接侵犯纵隔或转移的肿大淋巴结压迫上腔静脉导致上腔静脉回流受阻。主要表现为上肢、颈面部水肿、胸壁静脉曲张,严重者可因脑水肿出现头痛嗜睡视物模糊等症状。

霍纳综合征

霍纳综合征,肺尖部癌(Pancoast瘤)容易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患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少汗或无汗,感觉异常。

其他

极少数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或心包积液,提示肿瘤侵犯食管及心包。

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

肺癌最常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及骨组织,症状与转移部位的功能密切相关。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发生率约10%,常见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少见癫痫发作、偏瘫、失语、昏厥症状,以及站立不稳、走路蹒跚、眼球震颤等共济失调表现。

骨系症状

骨盆、脊柱、肋骨转移较为常见,可引起骨痛和病理性骨折

另外,肺癌还可出现多处转移,如肾上腺、肝脏、胰腺、胃肠道、肾脏、淋巴结等,导致黄疸、黑便、腹痛血尿、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肺外症状

肺癌能产生激素抗原、酶等具有特殊活性的物质,所以约10%~20%的肺癌患者可出现一种或多种胸外症状,以小细胞肺癌患者为主。

肥大性骨关节病

临床上较为多见,主要表现为杵状指(趾)、骨关节肥大,发生率约占肺癌患者的29%,多见于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切除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肿瘤复发又再次出现。

肿瘤相关异位激素分泌综合征

约10%的肺癌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常见的表现有肢端疼痛无力、走路歪斜、男性乳腺发育、阴茎异常勃起、恶心、呕吐、腹痛、心动过速、哮喘、皮肤潮红等。

其他

心血管系统

在肺癌确诊前数月,可出现患肢局部红肿、疼痛,静脉条索状、网状或结节状等静脉炎症状及心脏杂音、动脉栓塞等非细菌性心内膜炎症状。

血液系统

出现苍白、无力、皮肤出血点红细胞数量增高等慢性贫血紫癜、红细胞增多的症状。

伴随症状

约1%的患者可以伴发皮肤表现,如黑色棘皮症、皮肌炎硬皮病、皮肤过度角化等。

就医

编辑

当患者出现如下症状时,应尽早去医院就诊:

无明显诱因的刺激性咳嗽,对症治疗无效;

既往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近期咳嗽剧烈、咳声高调似金属音、有呛咳等;

反复出现痰中带血或咯血;

同一部位反复发作肺炎,抗炎治疗后短暂有效,但病情易反复,或抗炎治疗无效;

出现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吸烟情况、职业接触史、射线接触史、家族史等,依据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以及痰、胸水、针吸细胞学及肺组织学活检等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其中,病理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或癌组织,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肿瘤科、胸外科。

相关检查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

可了解肺癌的部位、大小、对邻近部位的侵犯性、伴发的炎性病变等,是发现肺癌的一个重要手段。“S形倒影”(或称“反S征”)是诊断肺癌的典型征象。

计算机断层成像(CT)

胸部CT可进一步验证病变所在的部位、范围,也可大致区分良恶性,是目前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其中,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早期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应用于早期肺癌筛查。

磁共振成像(MRI)、B超、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等,特别适用于判断肺癌颅脑、淋巴结、骨等组织的转移。

内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病变情况,并获取病变部位的组织或细胞,便于进行病理诊断。

支气管镜

是诊断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可直接观察到支气管内的病变情况,主要适用于中央型肺癌,必要时可行超声引导下的纵隔淋巴结活检(EBUS),明确病理诊断。

纵隔镜

是目前临床评价肺癌纵隔淋巴结状态的金标准,主要用于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不适合手术治疗,又不能通过其他方法进行病理诊断的病例。

胸腔镜

在胸腔镜下对肺部微小病变、可疑淋巴结、胸膜、心包等组织进行病灶切除送检等,可对肺癌进行准确诊断和临床分期,适用于经支气管镜检查和经皮肺内病灶穿刺活检无法取得病理标本或合并胸膜病变的诊断。

病理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对内镜检查、细针穿刺、胸腔积液、痰液获得的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进行初步诊断。

组织学检查

对肺活体组织进行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

基因检查

对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检查,如EGFR基因突变、ALK与ROS1基因融合检测等,有利于个体化的靶向治疗。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其他必要的生化免疫检测、出凝血功能检测等,便于术前、术后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

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等联合检查,对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鉴别诊断

典型的肺癌容易识别,但有时容易与以下疾病混淆。

肺结核

有咯血症状,容易与肺癌混淆。肺结核好发于儿童、青年,有午后低热、盗汗等较特异的症状,抗结核治疗有效。肺结核病理检查可见结核杆菌,肺癌细胞学检查可见癌细胞。

肺炎

肺部炎症长期蔓延形成团块状炎性假瘤,容易与肺癌混淆。肺炎有急性起病史、寒战、高热等症状,病理学检查无癌细胞。在同一部位反复发生肺炎,应高度怀疑为肿瘤堵塞所致,此时可对病变部位取活检进行病理学鉴别诊断。

脓肿

组织化脓形成空洞,容易与癌性空洞混淆。肺脓肿起病急,以寒战、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等感染症状为重,但肺癌仅在继发坏死后出现感染症状。病理学检查有无癌细胞,是鉴别的关键。

肺隐球菌病

病变呈结节状,有多发和单发之分,需要与肺癌结节鉴别。该病患者既往常饲养鸽子或有鸽粪接触史,血清隐球菌抗原检测阳性,病理学检查见病原体可明确诊断。

肺部良性肿瘤

如错构瘤、纤维瘤、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等,临床上多无症状,X线片常呈圆形肿块,边缘整齐,没有毛刺和分叶。病理学检查是鉴别的关键。

纵隔恶性淋巴瘤

临床上常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影像学显示结节有分叶,类似于肺癌的纵隔转移性结节。但支气管刺激症状如剧烈咳嗽、呛咳不明显,痰液内无癌细胞,与肺癌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治疗

编辑

肺癌的治疗应明确其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对患者整体状态进行全面评估,选择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其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小细胞肺癌较早发生转移,主要依赖化疗或放疗;非小细胞肺癌常为局限性病变,多进行外科手术,联合放化疗。

一般治疗

监测病情: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呼吸、血压、脉搏等。

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氧气消耗,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患者饮食习惯,如进食鱼、鸡蛋、大豆等优质蛋白质,多吃蔬菜等。

药物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指针对明确的致癌驱动基因而研发的药物,药物进入体内后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死亡。该疗法能够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组织,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主要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腺癌。

分子靶向治疗前需要完善组织或血的基因检测,明确是否存在驱动基因及其突变类型,并依据分子分型选择药物。常用药物有以EGFR突变阳性为靶点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等;以ALK、ROS1重排阳性为靶点的克唑替尼等;以肿瘤血管为靶点的贝伐珠单抗等。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是肺癌治疗首选和最主要的方法,适用于所有肺癌早期、中期、少数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30%~44%,手术治疗的死亡率1%~2%。早期肺癌手术治疗通常能达到治愈效果。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是目前肺癌的标准术式。

常用的外科手术分类

局部切除

是指切除范围小于一个肺叶的术式,包括肺段切除术和楔形切除术。主要适合于体积较小、年老体弱、肺功能差或非常早期的肺癌。

扩大切除

是指切除范围超出一个肺叶的术式,包括支气管袖状成型肺叶切除术、肺动脉袖状成型肺叶切除术、全肺叶切除术等。同局部切除相比,扩大切除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低,生活质量差,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常用的外科手术方法

开胸手术

目前,开胸手术能最小限度地分离肋间肌肉和肋骨,配合先进的操作设备进入胸腔,暴露病变肺组织,以便直接观察并进行切除治疗。

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

是利用微型摄像设备和特殊的手术器械,通过小切口观察胸内结构,进行肿瘤检查和治疗的方法。该方法手术切口短、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是中国肺癌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术方法。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RATS),也称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由于其放大的三维立体视野和高度精准、灵巧的机械臂操作等优点,逐渐获得越来越多外科医生的青睐。手术安全有效,术中中转率及术后并发症均较低,可有效弥补传统腔镜的不足。

放疗

放疗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联合化疗可以提高疗效。放疗对小细胞肺癌疗效最佳。

放疗适用于局限晚期,或因高龄及心肺功能不全不能手术等患者。对于整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如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也不建议放疗。

放疗可分为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辅助放疗、新辅助化放疗和预防性放疗等。

根治性放疗用于病变较小、尚未出现转移,但因解剖或其他原因不能手术者。

姑息性放疗是姑息性治疗的一种,适用于有顽固性咳嗽、咯血、肺不张、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骨转移性疼痛、脑转移症状的患者。

辅助放疗适用于术前放疗、术后切缘阳性或手术病理提示多发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预防性放疗适用于全身治疗有效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脑放疗。

化疗

指通过口服、注射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90%以上的肺癌需要接受化疗。

小细胞肺癌化疗

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均较肯定,有约1%的早期患者可通过化疗治愈。一线化疗药物为依托泊苷、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和卡铂,治疗4~6个周期。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化疗一般不能治愈,只能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一线化疗推荐含铂两药方案,治疗通常为4~6个周期。腺癌首选方案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AP或AC方案),鳞癌首选吉西他滨联合铂类(GP或GC)或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

对于年老体弱或恶病质者、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骨髓功能不佳者、有并发症和感染出血倾向患者等,不推荐化疗。

中医治疗

中医药治疗肺癌以“扶正为本、祛邪为标、标本兼治”为原则。中医“扶正补虚法”在肺癌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乏力、疼痛、咳嗽等症状,减少患者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患者总体生存质量提高,总体临床疗效突出。

其他治疗

介入治疗

是指在影像学设备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导丝等器材,将治疗器械引导到病变部位进行治疗。其中,气管动脉灌注化疗适用于不能手术、全身化疗无效的晚期患者,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则适用于不能手术和放疗的患者。

前沿治疗

目前,免疫治疗是研究的热点,已经成为晚期肺癌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PD-1/PD-L1抑制剂的应用。一线使用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率,提高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的缓解率和总体生存期。目前国内外有望临床获批或已获批的药物为纳武单抗、派姆单抗、Atezolizumab、Avelumab。

预后

编辑

肺癌良好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由于75%的患者在就诊时已经是晚期,故3年生存率低于20%。确诊时病变较小、尚未出现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50%。

并发症

恶病质

即患者极度消瘦、皮包骨头、形如枯槁,有贫血、无力等症状,完全卧床,生活无法自理。

疼痛

主要包括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和突破性疼痛。针对癌性疼痛,最常使用的是药物治疗;如果是神经疼痛,可采用神经阻滞治疗,即将麻醉阻滞药物注射到支配疼痛部位的神经或脊髓。热疗或冷敷、按摩锻炼、针灸等可以帮助缓解疼痛。

化疗可出现的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可应用促进白细胞和血小板生成的药物治疗;

恶心呕吐、腹胀、排便异常等消化系统症状,常见于顺铂等药物,治疗期间应清淡饮食,以摄入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为主,对呕吐严重者,可给予5-HT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对症治疗;

脱发常见于紫杉醇等化疗药物,化疗的副作用会在药物停用后消失,头发会重新长出。必要时可通过对患者头部进行冷敷或带冰帽,减少头皮血流量,减少药物成分循环到毛囊从而降低化疗对毛囊的损伤。

放疗可出现的不良反应

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症状多与放射剂量和放射靶区范围相关,停止放疗后予以相应对症处理,常能有所改善。

手术并发症

呼吸系统最为常见,如术后肺不张和阻塞性肺气肿,主要表现为患侧肺呼吸音低减,患者出现气短,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热等症状,应帮助患者咳痰,严重者进行支气管镜吸痰,极少数患者需要气管切开。

支气管胸膜瘘多见于术后1周左右,发生率约1%,常表现包括咳嗽、咳痰、气短、发热等症状。对于术后早期发生者,可尝试手术修补。

预防

编辑

肺癌是可以预防的,也是可以控制的。已有的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控烟和保护环境后,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明显下降。肺癌的预防可分为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病因干预;二级预防是肺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达到肺癌的早诊早治;三级预防为康复预防。

一级预防

禁止和控制吸烟

国外的研究已经证明戒烟能明显降低肺癌的发生率,且戒烟越早肺癌发病率降低越明显。因此,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途径。

保护环境

已有的研究证明:大气污染、沉降指数、烟雾指数、苯并芘等暴露剂量与肺癌的发生率成正相关关系,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是降低肺癌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职业因素的预防

许多职业致癌物增加肺癌发病率已经得到公认,减少职业致癌物的暴露就能降低肺癌发病率。

科学饮食

增加饮食中蔬菜、水果等可以预防肺癌。

科学研究

编辑

2022年9月,英国科学家在欧洲医学肿瘤学会年会上提交论文称,他们确定了空气污染引发非吸烟者肺癌的机制,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微小颗粒会对健康构成风险。这项研究有望为预防肺癌提供新思路。

药物靶点

编辑

DLL3

DLL3是Notch通路配体家族的成员,在Notch信号传导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小细胞肺癌中有高表达。药融云数据显示,目前全球靶向DLL3的在研药物有17款,包括单/双抗、ADC和CAR-T等。

相关报道

编辑

2024年2月2日,默克宣布旗下肺癌靶向药物拓得康®(盐酸特泊替尼片)在中国商业化上市,正式向全国各家医院和药房供药。

参考来源:

下一篇 肺热咳嗽

上一篇 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