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肠息肉 编辑
凡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最常见,炎性息肉,肠黏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其他,如黏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疾患。临床上息肉可为单个或多个,以大肠息肉多见且症状较明显。息肉症视症状轻重不同可采用中西药物,肠镜,镭射,冷冻,套扎及经腹或经肛门等多种办法进行治疗。
结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具体介绍如下:
1.感染
有报道认为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
2.年龄
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3.胚胎异常
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生活习惯
食物中含纤维多息肉的发生就少,反之就多,吸烟也与腺瘤性息肉的密切关系,吸烟史在20年以内者多发生小的腺瘤,而吸烟史在20年以上者多伴发大的腺瘤;
5.遗传
某些多发性息肉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患者由其父母生殖细胞内遗传得到有缺陷的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而结肠上皮内的另一个APC等位基因在出生时是正常的,以后当此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时,则在突变部位发生腺瘤,这种突变称为体细胞突变。
1.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见;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脱出肛门。
2.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症状。
3.直肠指诊可触及低位息肉。
4.肛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可直视到息肉。
5.钡灌肠可显示充盈缺损。
1.直肠指诊可触及低位息肉。
2.肛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可直视到息肉。
3.钡灌肠可显示充盈缺损。
4.病理检查可确诊。
1.便血或黏液脓血便史。
2.肛诊或肠镜发现息肉。
3.钡灌肠见多少不一充盈缺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