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奥司他韦 编辑

药品

磷酸奥司他韦磷酸奥司他韦

磷酸奥司他韦(可威),是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

磷酸奥司他韦(Oseltamivirphosphate)是对付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有效的药物之一。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磷酸奥司他韦

外文名:Oseltamivirphosphate

别名:可威

剂型:颗粒、胶囊

磷酸奥司他韦及中间体

编辑

名称:磷酸奥司他韦

中文化学名称:(3R,4R,5S)-4-乙酰胺基-5-氨基-3-(1-乙基丙氧基)-1-环己烯-1-羧酸乙酯磷酸盐

英文化学名称:Oseltamivir phosphate; Ethyl(3R,4R,5S)-4-acetamido-5-amino-3-pentan-3-yloxycyclohexene-1-carboxylate phosphate

分 子 式:C16H28N2O4.H3PO4

分 子 量:410.40

外 观:白色至黄白色粉末

CAS 登录:204255-11-8

名称:磷酸奥司他韦中间体

中文化学名称:5-(戊烷-3-基氧基)-7-氧代-双环庚-3-烯-3-羧酸乙酯

英文化学名称:(1S,5R,6S)-5-(1-Ethyl-propoxy)-7-oxa-bicyclohept-3-ene-3-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CAS No.: 204254-96-6

分 子 式:C14H22O4

分 子 量:254.33

外 观: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用 途:磷酸奥司他韦中间体

中文化学名称:(3R,4R,5S)-4-N-乙酰基(叔丁基)氨基-5-N,N-二烯丙基氨基-3-(1-乙基丙氧基)-1-环己烯-1-甲酸乙酯单盐酸

英文化学名称:1-Cyclohexene-1-carboxylic acid,

4--5-(di-2-propen-1-ylamino)-3-(1-ethylpropoxy)-, 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 (1:1), (3R,4R,5S)-

分 子 式:C26H44N2O4.HCl

分 子 量:485.11

CAS No.:651324-08-2

外 观: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用 途:磷酸奥司他韦中间体

批准文号

编辑

颗粒剂15 mg(以奥司他韦计):国药准字H20080763

胶囊剂75mg(按C16H28N2O4计):国药准字H20065415

口服混悬剂0.36g(按C16H28N2O4计):国药准字H20223213

生产企业

编辑

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药物作用机理

编辑

磷酸奥司他韦的化学名称为(3R,4R,5S)-4-乙酰胺-5-氨基-3(1-乙基丙氧基)-1-环己烯-1-羧酸乙酯,化学物质登记号CASRN为196618-13-0。奥司他韦口服后经肝脏和肠道酯酶迅速催化转化为其活性代谢物奥司他韦羧酸,奥司他韦羧酸的构型与神经氨酸的过渡态相似,能够竞争性地与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neu-raminidase,也有称作神经氨酸苷酶)的活动位点结合,因而是一种强效的高选择性的流感病毒NA抑制剂(NAIs),它主要通过干扰病毒从被感染的宿主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传播。

在III期临床试验中,病人从出现临床症状后开始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不超过60小时。这种治疗显著缩短了流感症状和体征持续的时间,最多时减少45小时。与安慰剂对照,确诊为流行性感冒的病人服用磷酸奥司他韦可使疾病的严重程度减轻大约40%。更重要的是,磷酸奥司他韦减少那些与抗生素治疗流感受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健康年轻成年人群减少50%,老年人群减少75%。这些并发症包括气管炎肺炎鼻窦炎

对自然获得的和实验室获得的流行感冒进行的研究显示:应用磷酸奥司他韦并没有损害人类对感染的正常的抗体反应。受试者对流感灭活疫苗的抗体反应并没有受磷酸奥司他韦的影响。

磷酸奥司他韦分子结构图磷酸奥司他韦分子结构图

对病毒耐药的可能性给予了深入的研究。在临床分离株中,病毒耐药性的发生率取决于亚型,大约为2%。耐药病毒的携带者可以象正常情况一样清除病毒,临床上并没有趋于恶化的迹象。耐药基因型无优势可言,并且对人的感染性降低。

发展

编辑

2015年1月广东省卫生健康网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各地要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按照印发的《广东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工作指引》(粤卫函〔2014〕28号)和《广东省医疗机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临床用药指引》(粤卫明电〔2013〕11号)要求,对相关流感样患者和炎等患者及早使用磷酸奥司他韦(“可威”,儿童使用颗粒剂),无需等待检验结果,及时予抗病毒治疗。

注意事项

编辑

日本卫生部门对抗流感药物“达菲”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展开调查。2007年,2月26日午夜,一名14岁男孩在服用“达菲”后从仙台市一座公寓楼的11层跳下身亡,这是日本在过去17个月里发生的第18起与这种畅销药物有关的青少年死亡事件。在这起死亡案件中,这名男孩的医生让其连续服用“达菲”5天。26日,这名男孩服用了2片“达菲”。当晚,在其醒来后,他告诉其母亲他要去洗手间,然后,他却拉开正门走了出去。他母亲感觉有些不对劲,并跟了过去。当她看到他正在爬上一个1.3米高的栏杆时,她大声呼叫。警方说,这名男孩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就一头跳了下去。警方表示,他们不认为这名男孩是想自杀。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曾警告说,“达菲”可能会在患者,特别是儿童中引起精神错乱和幻觉等严重的副作用,甚至造成死亡。该局提议对美国境内的“达菲”的说明书进行修改,并建议医生和父母们仔细阅读说明书,对服药后的患者也要进行密切观察。

但生产该药的瑞士罗氏制药公司说,因“达菲”副作用而导致的死亡率并不高于流感受害者的死亡率。

由此可见虽然达菲对流感病毒有效,但是不可滥用,否则会有严重的副作用发生,还可能使病毒产生抗药性,这样,达菲就没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