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霉素 编辑
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化学名为氯四环素,化学式为C22H23ClN2O8,是一种金色黄色晶体粉末,由金色链霉菌发酵产生,发酵液经酸化、过滤得沉淀物,溶解于乙醇后经酸析得粗品,经溶解、成盐得盐酸盐结晶。
作用及抗菌谱与四环素相同,但在四环素类中不良反应最大(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
中文名:金霉素
外文名: Chlor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Chlorotetracycline
别名:氯四环素
化学式:C22H23ClN2O8
分子量:478.88
CAS登录号:57-62-5
EINECS登录号:200-341-7
熔点:168.5 ℃
沸点:821.1 ℃
水溶性:极微溶
密度:1.7 g/cm³
外观:金色黄色结晶性粉末
闪点:450.4 ℃
应用:抗生素
危险性符号:Xn
危险性描述:R22
理化性质
密度:1.7g/cm3
熔点:168.5℃
沸点:821.1℃
闪点:450.4℃
外观:金黄色结晶性粉末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113.91
摩尔体积(cm3/mol):281.5
等张比容(90.2K):893.2
表面张力(dyne/cm):101.9
极化率(10-24cm3):45.15
合成方法
由金色链霉菌发酵产生,发酵经酸化、过滤得沉淀物,溶解于乙醇后经酸析得粗品,再进行溶解、成盐得其盐酸盐结晶。
用途
金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治疗畜禽的伤寒、白痢等病。同时也可作为促进生长剂,用于猪饲料。用于10周龄以下的肉鸡饲料,用量20-50g/t,停药期7天;用于2月龄以下的猪饲料,用量为25-75g/t,停药期7天。
所属类别
化药及生物制品 >> 抗微生物药 >> 抗细菌药 >> 抗生素类
作用类别
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
用法用量
局部外用。取本品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3次。
不良反应
禁忌
对其他四环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小儿避免使用。
2、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3、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4、久用易产生耐药性。使用不宜超过7日,如未见好转,应咨询医师。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金霉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许多立克次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非典型分枝杆菌属、螺旋体对金霉素敏感。肠球菌属对其耐药。 多年来由于四环素类的广泛应用,临床常见病原菌对金霉素耐药现象严重,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及多数肠杆菌科细菌耐药。 金霉素与四环素类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交叉耐药。 金霉素作用机制为药物能特异性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抑制肽链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由于其水溶液不稳定,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更易被破坏,故已于1982年将片剂、糖粉剂、颗粒剂、注射剂淘汰,现多用作外用制剂的原料,如制成眼膏供眼部感染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