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宏章 编辑
殷宏章(1908年10月1日-1992年11月30日),贵州贵阳人,出生于山东兖州,植物生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
殷宏章1929年于南开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3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被聘为国立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教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1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11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4岁。
中文名:殷宏章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兖州
出生日期:1908年10月1日
逝世日期:1992年11月30日
毕业院校: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籍贯:贵州贵阳
1938年,殷宏章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1908年10月1日,殷宏章出生于山东兖州。1925年,考入南开大学理科化学系,后转入生物学系。
1929年,从南开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35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
1937年,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38年,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被聘为国立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教授。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1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2年11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4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合影,后排左起第五位为殷宏章院士
殷宏章大学期间发现了当光照突然改变时,光合作用速度会发生瞬间变化,然后稳定到恒速。20世纪30年代,殷宏章开展了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转移与叶片运动机理的研究。
20世纪40年代,殷宏章从事植物生物化学的研究,对当时正在兴起的植物体内磷酸在代谢中的作用及磷酸化酶与糖类转化等问题进行了探究。1947年,他发明了一种组织化学方法,并用以研究磷酸化酶在植物组织中的分布与功能。
20世纪50年代,殷宏章参与领导了抗生素的研究与生产,为中国抗生素及微生物生理工作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后期,进行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从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转化和运转上入手,为农作物的合理密植和施肥等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1959年,提出了“作物生长的‘群体’概念”,推动了群体生理的研究。1961年,他从实验中证明了光合磷酸化反应是整个光合作用反应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术论著
殷宏章专著《植物的气体代谢》
截至1992年11月,殷宏章发表论文和述评100余篇。如《水稻田的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等。出版了《稻麦群体研究论文集》《光合作用的进展》《植物的气体代谢》等专著,译著有《光合作用》《生长调节物在农业中的应用》等。 部分论著参考如下:殷宏章,沈允钢,陈因,余志新,李娉嫦.水稻开花后干物质的累积和运转.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56(02):177-194.
殷宏章,余志新,李娉嫦,沈允钢.水稻籽粒成熟过程中淀粉合成及水解酶活力的变化.实验生物学报,1956(01):34-44.
殷宏章,沈允钢,沈巩楙.水稻成熟期各叶间及分蘖间同化物的运转.实验生物学报,1958(02):105-110.
殷宏章,沈允钢,沈巩楙,杨善元,邱国雄.光合磷酸化的量子需要量.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1961(02):67-75.
殷宏章,李德耀,沈允钢.光合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 Ⅰ.栅列藻在不同波长光下的光还原作用.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1963(04):97-101.
殷宏章,范义积,沈巩楙,李德耀,沈允钢.光合磷酸化的研究——XVI.甘薯叶细胞制剂光合磷酸化的作用光谱及双光增益效应.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1964(05):565-573.
殷宏章.水稻的器官相对生长与经济产量——中期鞘叶比重与后期穗重的关系.作物学报,1964(01):1-14.
殷宏章,沈允钢.光合作用研究的进展.自然杂志,1979(04):12-17.
殷宏章.植物生理学的方向和任务.植物生理学通讯,1982(01):1-3.
殷宏章.温室的演化——从暖洞子到人工生物圈.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04):66-69.
学术交流
左起:侯学煜教授、徐仁教授、殷宏章教授、陈焕镛教授
1951年,殷宏章作为中国植物学家代表团成员之一,赴印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科研奖励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1978年 | 光合磷酸化机理研究 | 中国科技大会奖 |
1982年 | 光合磷酸化高能态的发现及其有关机理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人才培养
教学方法
1985年,南开大学上海校友会成立,前排左起第四位为殷宏章
殷宏章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四条经验。一是重视对科技人员的基本功训练。二是导师要领导学生入“门”。三是对学生要进行诱导。四是看苗施肥,因才施教。培养成果
经殷宏章培养的学生不少人已成为各个岗位上的骨干力量和学术带头人。如植物生理学家沈允钢院士 ,微生物生化和分子遗传学家沈善炯院士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许大全等。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48年 | 中央研究院院士 |
1955年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1977年 | 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
1978年 | 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大会评) |
1988年 | 杰出校友奖(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评) |
1989年 | 中国科学院荣誉奖章 |
参考资料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63年—1978年 | 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 |
1964年—1975年 |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78年—1986年 | 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第三届理事长 |
1978年—1983年 | 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83年—1988年 | 第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
第一、二、三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
《植物生理学报》主编 | |
《植物生理学通讯》主编 |
婚姻家庭
殷宏章妻子许桂岚,两人育有四个子女——殷蔚薏、殷蔚伯、殷蔚荑、殷蔚芷。
“恩师教研开新篇,弟子光合结奇缘。春蚕到死丝方尽,秋叶入泥献无边。”(殷宏章学生许大全在纪念其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赋诗)
“殷宏章坚持科学真理,实事求是,热爱祖国,为人胸襟宽广,一生淡泊名利,关爱提携后辈;爱国忧民,探索创新,唯实求真,崇尚理性,平等宽容,团结协作,执着敬业,无私奉献。”(纪念殷宏章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全体与会人员评)
学术报告厅命名
2000年11月1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举行“科技之家”成立暨揭牌仪式。新的八个学术报告厅和会议厅分别以已故院士冯德培、朱洗、庄长恭、罗宗洛、周仁、赵承嘏、殷宏章、黄鸣龙的名字命名,用以致敬他们在科学研究上作出的贡献,为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科技宣传和科技普及创造良好的环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