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义炳 编辑
谢义炳(1917年4月3日—1995年8月24日),湖南新田人,气象学家,中国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和奠基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谢义炳一生从事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致力于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研究,为中国气象现代化和世界气象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文名:谢义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新田县
出生日期:1917年4月3日
逝世日期:1995年8月24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天气学基础》、《天气学》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合并图册
民国六年(1917年)四月三日,谢义炳生于湖南省新田县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清末秀才,青年时就读上海南洋公学,获湖南省第一届公费留学英国,回国后历任湖南省高等工业学校、东北大学、广西大学教授,兼广西大学理工学院院长。谢义炳之兄毕业于东南大学,任湖南大学教授兼副教务长。谢义炳早年丧母,由祖母抚养。
民国十八年(1929年),进入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初中部,后升入扬州中学高中部。
民国十九年(1930年)冬,哥哥坚决把他调到自己身边,进入南京中央大学实验中学(现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教他如何读书、如何建立数学思维。
民囯二十四年(1935年)夏,谢义炳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理学院,希望攻读天体物理学。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秋季到达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复学,并决定学习气象学。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毕业后任贵州省气象所观测员。
民国三十年(1941年),谢义炳进入当时迁到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涂长望教授,从事地方性天气与气候及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著有论文《贵州的气候》及《清代水旱灾周期研究》。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任中央气象局技士,从事地方台站的业务指导工作,巡视陕西、四川、广西各地气象台站,并协助举办观测人员训练班,扩建气象观测网。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美国做出战时科技人员培训计划并提供培训经费一年,谢义炳考取后赴芝加哥大学学习,并在美国气象局中期天气预报科实习,期满时获得芝加哥大学奖学金,留美继续深造。
1949年,谢义炳以论文《北美冷涡的选例分析》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50年9月,回祖国后任清华大学气象系副教授。
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升任教授,后被任命为物理系副主任并主持气象专业的工作。
1955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系副主任,主持气象专业工作。
1959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成立,任系副主任。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谢义炳无端遭受审查、批斗。在困难的条件下,他仍坚持对党的信念,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有可能时即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978年,谢义炳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
1979年2月,他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后,接着率团到马德里参加世界气象教育大会,在会上他作了新中国气象教育和科学的报告。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6月,他赴美国参加在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召开的华北平原和美国平原气候和农业对比考察讨论会。
1983年6月,率中国气象学会代表团回访瑞典。
1988年8月底,应邀参加在赫尔辛基召开的帕尔门纪念科学讨论会。
1995年8月24日,病逝于北京。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大尺度环流系统的研究
谢义炳还对大尺度环流系统进行了基础理论研究,在《稳定的与不稳定的斜压行星波》一文中,不是从假定的平直西风气流出发,而是从实际的流场出发,引进空间不稳定性概念,探索行星波的时间稳定性,从而修改和发展了传统的斜压不稳定理论。
谢义炳在博士论文《北美冷涡个例研究》中提出的对流层冷性涡旋发展的概念模式,在国内外大气环流环流专著和教科书中得到广泛引用。20世纪50年代,他发现了东亚锋区与急流的多重结构,明确了东亚高空副热带急流的存在以及和极锋急流的相互作用。这一工作稍后被日本气象工作者所证实,双急流及其相互作用仍是大气环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东亚降水天气系统与湿斜压天气动力学的研究
1954年,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水后,谢义炳接受了中央气象局的“中国夏季降水问题研究课题”,对冷暖锋、低涡、梅雨和季风等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提出了这些系统的概念模式,并被以后的研究所证实。
1975年,河南发生特大暴雨。之后,他组织了北方十三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开展了大规模暴雨天气预报的研究;又提出了湿斜压概念和湿斜压天气动力学的系统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凝结潜热释放的反馈对大气运动的重要性,由此计算出的斜压不稳定波长与实际分析结果一致。他在开放系统中引入的“湿有效位能”概念被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暴雨诊断和预报方法,使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北方夏季降水预报准确率有了显著提高。
热带大气环流与台风的研究
在研究中国降水问题时,谢义炳特别强调热带环流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初,他发现东亚季风有一个月左右的振荡,这种低频振荡后被国际上的研究所证实并成为研究的重点。20世纪70年代,他提出中国大范围暴雨绝大多数发生在中低纬度环流相互作用过程中,给出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式,并在北方暴雨业务预报实践中获得成功。
在台风的研究方面,20世纪50年代,他得到了台风移动的控制方程组,给台风移动的引导气流原理给出了理论依据。60年代,他发现西太平洋绝大多数台风发生在赤道幅合带上,并提出台风形成的赤道幅合带上切变不稳定理论,丰富了台风形成的动力学理论。
● 主要论著
序号 | 人员 | 作品 | 刊物 | 时间 |
---|---|---|---|---|
1 | YPHsieh(Xie Yibing) | An Investigation of a SeleCTed Cold Vortex over North America Journal of Meteorology | 1949 | |
2 | YPHsieh(Xie Yibing) | On the Formation of Shear Lines in the Upper Atomospere | Journal of Meteorology | 1950 |
3 | YPHsieh(Xie Yibing) | On the Wind and Temperature Fields over Western Pacific and Eastern Asia in Winter | Journal of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 | 1951 |
4 | 谢义炳 | 中国下半年几种降水天气系统的分析研究 | 气象学报 | 1956 |
5 | 谢义炳 | 天气学基础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59 |
6 | 谢义炳 | 东南亚基本气流与台风发生的一些事实的统计与分析 | 气象学报 | 1963 |
7 | 谢义炳 | 10~12月低纬度东南亚和西太平洋上空流场特征 | 气象学报 | 1965 |
8 |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气象专业(谢义炳等) | 初论西风带和热带辐合带环流系统的 相互关系 | 大气科学 | 1977 |
9 | 谢义炳 | 湿斜压大气动力学问题,暴雨文集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1978 |
10 | 758暴雨会议北京组(谢义炳等) | 758河南特大暴雨的动力学分析 | 气象学报 | 1979 |
11 | 谢义炳 | 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斜压行星波 | 气象学报 | 1981 |
12 | 谢义炳 | 地球斜压大气纬圈运动特征的振动 | 气象学报 | 1986 |
●科研获奖
1985由于其成果在天气预报中取得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78年以其热带天气学和动力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人才培养
谢义炳在20世纪50年代亲自编写了“天气学”、“中长期天气预报”、“大气环流”等课程的讲义,他重视对学生研究工作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在教学实践中,他十分重视“气象观测”课程的建设,培养、组建了较强大的气象观测教学队伍。他的学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以及气象业务部门、科研单位和高校院系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学生有气象学家雷雨顺。
荣誉表彰
1988获芬兰的帕尔门(E.Palmen)国际奖,1990年国家教委向他颁发了从事教育和科研40年以上的“荣誉证书”。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谢义炳历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气象学报》主编。198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谢义炳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曾兼地学组组长,国家科学基金会评审组成员,大气科学组组长,曾兼地球科学组组长。
谢义炳先生作为一名卓越的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为中国和世界气象科学事业所作出的开拓性贡献。他一生各个历史阶段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和表现出来的高风亮节将永为世范、启迪后学。(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和中国气象局宇如聪副局长评)
感谢以先生为典范的气象学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为国家气象科学事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会军评)
谢义炳深受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影响,生活简朴,工作努力,民族自尊心强烈。他还接受了西方勇于探索,不迷信权威的进取精神,在极端孤立的情况下,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受挫不馁。他在改革开放时期,积极对外进行科技与人员的友好交流,为推进中国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九三学社评)
2007年9月22日,谢义炳90周年诞辰纪念会暨铜像落成仪式于在北京大学举行。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还组织出版了《江河万古颂-谢义气炳院士纪念文集》,《气象学报》也专门出版了纪念专刊。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