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立信 编辑
戴立信(1924年11月13日—2024年5月13日), 出生于北京,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
1942年戴立信考取了沪江大学化学系 ;1943年借读浙江大学化学系 ;1947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并在中华职业学校做教学工作;1948年进入第三钢铁厂化验室工作;1949年开始先后在上海钢铁公司、华东矿冶局工作;1953年调至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科技处处长、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参与领导“手性药的化学和生物学研究”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2002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8年获得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2019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表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2024年5月13日12时27分,戴立信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100岁。
戴立信先后从事金霉素的提取和合成,有机硼化学,不对称合成等方面的研究 。
中文名:戴立信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24年11月13日
逝世日期:2024年5月13日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有机合成化学进展》、《手性药物的化学与生物学》
主要成就: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祖籍:江苏省句容县
戴立信
1924年11月13日,戴立信出生于北京市,祖籍江苏省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市)。
1936年,戴立信就读于北平育英中学一年级时,正是抗日战争爆发,随着北平局势恶化,他随父母经青岛逃难至上海祖父家。到了上海不久,淞沪战争又开始,进入了全面的抗日战争,他的祖父家虽在租界内,在战争的惊恐下,祖父母相继去世。转学上海后,他在初中换了两个学校,整个高中学业才算安定在三育中学完成 。
1942年,戴立信高中毕业,考取了沪江大学(现上海理工大学)化学系 。
1943年春,戴立信从沪江大学辍学,随表姊及亲友多人结伴奔赴内地求学,之后经过教育部门批准,戴立信借读于当时位于贵州的国立浙江大学化学系 。
1947年,戴立信从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在上海,并在中华职业学校做短暂的教学工作 。
1948年,戴立信经同学介绍进入位于浦东的第三钢铁厂化验室工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立信先后在上海钢铁公司、华东矿冶局工作。
1953年,根据国家关于技术干部归队的部署,戴立信调至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科技处处长、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58年,由于国家发展“二弹一箭”的工作中向有机化学提出了很多新要求,有机化学所结合国防任务开展了有机氟化学和有机硼化学的工作,这时戴立信担当了繁重的科技组织工作。
1962年,戴立信独立地开展了硼氢化反应的拓展工作和碳硼烷的化学研究。
1978年,在汪猷所长的安排下,戴立信再次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直到1984年相隔18年后他才又一次重返科技第一线。
1986年6月,戴立信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3年,戴立信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7年,戴立信和黄量共同组织领导“手性药的化学和生物学研究”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 。
2018年5月,在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开幕式上,戴立信被授予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
2024年5月13日12时27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100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戴立信早年从事金霉素的提炼和合成研究。60年代进行有机硼化学和一些国防科研项目研究。80年代以后研究有机合成、金属有机化学,特别侧重于通过金属有机化学的不对称合成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环氧醇开环反应的研究及用于氯霉素和三脱氧氨基己糖全部家族成员的不对称合成铑催化的芳基乙烯的不对称硼氢化反应具有C2对称性的氮供体,手性双齿配体的合成钯催化的手性吗啉衍生物的合成钯催化下杂原子导向的温和羟氯化反应以及利用高碘化合物的多项新合成方法学研究。目前主要从事立体选择性地合成官能团化的小环化合物和含平面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此后的研究为立体选择性地合成官能化的环氧化合物和氮杂环丙烷化合物,二茂铁类配体用于不对称合成 。
学术著作
截至2011年9月,戴立信有译著如《有机化学中的立体化学》等多部,编著《有机化学战略研究调查报告》及《有机合成化学进展》两书,并在中国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 。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06.05 | 《有机化学 结构与功能》 | (美)K.彼得 C.福尔哈特 尼尔 E.肖尔著; 戴立信 席振峰 王梅祥等译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08 | 《现代有机合成化学进展》 | 吴毓林,麻生明,戴立信主编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2.12 | 《手性药物的化学与生物学》 | 黄量,戴立信主编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93.01 | 《有机合成化学进展》 | 戴立信,钱延龙主编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84.02 | 《有机化学的再度展望 论文集》 | 图持(A. 图特)编;戴立信译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 获奖题目 | 获奖类别 |
---|---|---|
2013年 | 基于手性膦氮配体的不对称催化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
2013年 | 基于手性膦氮配体的不对称催化 | 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
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戴立信在培养研究生和化学专门人才时,着重对研究生们人格的培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弘扬和继承母校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而影响和教育他的门生弟子 。
指导学生
截至2011年9月,戴立信已培养了11名博士,12名硕士 。并于2001年及2002年两次获中国科学院彭荫刚研究生培养优秀导师奖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93年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02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2006年 | 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 |
2014年9月 | 中国化学会手性化学成就奖 |
2018年5月 | 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
2019年12月12日 | 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78年—1982年 |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副秘书长 |
1982年—1990年 |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一、二十二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 |
1991年—1994年 |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一、二十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理事 |
——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 |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顾问 | |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顾问委员会主任 | |
世界华人有机化学家会议国际组委会委员 |
“您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早年毕业于浙江大学,长期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从事研究工作,结合国家需要,在金霉素研究,有机硼化学和不对称合成等多个领域做出了优秀的成果;并由此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殊荣。50多年来,您将全部心血倾注于我国科研事业,为科教兴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04年中国科学院前院长路甬祥在给戴立信院士80寿辰的贺信中写道)
戴立信院士性格开朗、豁达大度。经历政治运动中的逆境、生理的病患和亲人的离别,他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平复,坚强地着眼未来。他是一位有着超过60年党龄的科学工作者,也是位集党性、科学性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性为一体的性情中人 。(《中国科学报》评)
戴立信院士九十华诞
2014年是有机化学家袁承业院士和戴立信院士九十华诞,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举行袁承业、戴立信院士九十华诞庆贺会暨学术报告会。报告会以继承并弘扬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与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优良学风为主题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