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芩口服液 编辑

药品

蓝芩口服液,中成药名。由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胖大海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效。用于急性咽炎胃实热症所致的咽痛、咽干、咽部灼热。

基本信息

编辑

药品名称:蓝芩口服液

外文名:Skillcap oral liquid

是否处方药:否

主要适用症: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

剂型:口服溶液

运动员慎用:否

是否纳入医保:是

药品类型:清热解毒药

医学用途

编辑

适应症

主治急性咽炎、肺胃实热所致的咽痛、咽干、咽部灼热等症。

临床应用

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蓝芩口服液按年龄段口服, 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 疗程14 d, 患者的退热、疱疹结痂、疱疹消退、初次进食时间明显缩短, 有效率90.91%。

治疗腮腺炎

蓝芩口服液20 mL/次, 口服, 3次/日, 疗程14 d。体温恢复及腮腺消退时间均明显缩短, 有效率92%。

治疗水痘

蓝芩口服液20 mL, 口服, 3次/d, 连用7 d。其体温恢复正常、咽喉疼痛皮损痊愈的时间均明显缩短, 14 d后痊愈。

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

蓝芩口服液3~10 ml/次, 口服, 3次/d, 疗程15 d。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 促进心肌酶心电图恢复, 有效率91.4%。

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蓝芩口服液10~20 ml/次, 3次/d, 疗程1周。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使用能明显缩短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 提高总有效率。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感染以病毒感染为主, 可占原发性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蓝芩口服液, 按年龄段服用, 每日3次, 疗程3 d。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有效率91.67%。

治疗慢性咽炎

基于现有临床证据, 蓝芩口服液在提高IL-2、降低TNF-α水平等方面优于其他药物治疗, 治疗慢性咽炎的有效率优于常规治疗或其他药物治疗。

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蓝芩口服液, 口服, 20 ml/次, 3次/d, 疗程3 d。其退热、症状改善时间均缩短, 有效率92.6%。

治疗口腔溃疡

基础口腔疗法联合蓝芩口服液, 口服, 10 ml/次 (每次先含服约10 min) , 6次/d, 疗程7 d。患者疼痛、红肿以及溃疡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 有效率95.92%。

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氦氖激光治疗联合蓝芩口服液, 口服, 10~20 ml/次, 3次/d, 疗程7 d, 治疗2周, 有效率95.74%。

治疗玫瑰糠疹

基础皮肤疗法联合蓝芩口服液, 口服, 10 ml/次, 3次/d, 疗程3周。患者的红斑鳞屑减少、消退时间及瘙痒减轻、消失时间明显缩短。

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

蓝芩口服液, 口服, 5~10ml/次, 3次/d, 平均疗程 (5.17±4.36) d, 有效率96.67%。

其他

蓝芩口服液除上述用途外, 对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引起的发热反应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妊娠期抑郁头痛

性状

本品为棕红色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规格

口服液,每支10mL,每盒6支与每盒12支。

每1ml相当于饮片1.06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支。

不良反应

编辑

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度腹泻,可自行缓解。

药理作用

编辑

退热

对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引起的发热反应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对鲜啤酒酵母致热大鼠亦有较好的退热作用。

抗炎

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抗菌

对金葡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肺炎球菌及大肠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镇痛

可以提高小鼠热板法的痛阈时间。

抗病毒

对甲、乙型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腺病毒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注意事项

编辑

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

孕妇慎用。糖尿病患者、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脾虚大便溏者慎用。

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

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

编辑

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在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