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学文 编辑
张学文,1935年10月生,汉族,陕西汉中人,中医急症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国医大师,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
张学文于1953年5月开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1956年考入“汉中中医进修班”学习深造;1958年入读于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现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师资班,毕业后留校任教;1959年参加卫生部委托南京中医学院举办的“全国首届温病师资班”学习深造 ;1963年—1987年历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主任,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主任、副院长、院长 ;1990年获评为首批“全国500名需配备学术经验继承人的名老中医专家”和国家“十五”攻关“需要继承学术经验的百名名老中医” ;2009年入选首届“国医大师” ;2017年获评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文名:张学文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5年10月
毕业院校: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医学求索集》、《瘀血证治》
籍贯:陕西汉中
教学职称:教授
1935年10月,张学文出生。
1953年5月,开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1956年,考入“汉中中医进修班”学习深造。
1958年,入读于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现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师资班,毕业后留校任教。
1959年,参加卫生部委托南京中医学院举办的“全国首届温病师资班”学习深造。
1963年—1987年,历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主任,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主任、副院长、院长。
1990年,获评为首批“全国500名需配备学术经验继承人的名老中医专家”和国家“十五”攻关“需要继承学术经验的百名名老中医”。
2009年,入选首届“国医大师”。
2017年,获评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张学文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学文对“毒瘀交夹”“痰瘀交夹”等病机理论的认识有创新,并自成体系。力倡“脑当为脏论”,主张建立中医学的脑脏系统,提出“颅脑水瘀论”的新观点,对中风、胸痹等心脑血管病以及高热、中毒等诸多疑难杂证总结出了一整套治疗方案和方法。20世纪80年代,张学文带领团队致力于中风病的研究,通过对大量的中风患者的潜心研究观察,提出了中风先兆证、中风病“四期六证”辨证方法等,对解决中风病这一世界难题做出了贡献。
学术论著
截至2022年8月,张学文已在全国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 ,其主要专著有《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医学求索集》《瘀血证治》《疑难病论治》《中风病》等。
科研奖励
截至2022年8月,张学文已获得国家、部省、厅局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1986年 | “通脉舒络液”配合中药汤剂辨证治疗中风急症课题 | 国家中医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 |
2018年 | 国医大师张学文脑病痰瘀毒损理论体系构建与临床验证 |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2009年12月 | 全国中医排毒疗法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论坛 | 北京 |
2010年4月 |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 | 郑州 |
2011年6月 | 第十五届中韩中医药学术研讨会 | 西安 |
2016年8月 | 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 | 武汉 |
2018年11月 | 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健康产业发展黄河论坛 | 开封 |
2019年10月 | 第六届国际中西医结合急救大会暨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第二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 西安 |
2021年11月 |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 | 线上 |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自1978年起,截至2022年8月,张学文已指导培养温病学、中医脑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72名,博士研究生5名,国家级师承弟子9名,国外弟子5名 ,如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李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姜良铎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闫咏梅 ,时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王亚丽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91年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2017年 | 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 | 中国中医科学院等 |
2017年 | 学术特殊贡献奖 |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
2018年 | 特殊贡献奖 |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2019年 | 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 |
2020年 |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培养中医药人才贡献奖 | ||
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 ||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指导老师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5年7月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名誉会长 |
2016年11月 |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第三届委员会顾问 |
2018年11月 |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第七届委员会顾问 |
2020年8月 |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第四届委员会顾问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评审委员 | |
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专家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专家 | |
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 |
全国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 | |
陕西省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 |
陕西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委员 | |
《中医杂志》编委 | |
《中国中医急症》编委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组长 | |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 |
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副理事长 | |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 |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 |
陕西中医药大学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 |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 |
广东省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
家世背景
张学文出生于陕西汉中的一个中医世家。年幼时,他在祖父和父亲的指导下,背诵《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很快跨进了中医药的神秘之门。“鸡鸣而起,星高而息”是张学文幼年苦读医书的真实写照。从15岁起,他随父亲学习中医,临证诊病,辨认药材。
“张学文在中医急症、中医脑病等诸多研究领域均有极高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悬壶济世、教书育人,耄耋之年仍坚持在临床带教一线,不辞辛苦、提掖后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生天职。他医者仁心的高尚情怀,妙手回春的精湛医术,严谨笃学的治学态度,淡泊名利的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一致称赞,不断激励着中医药工作者为健康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评)
“张大师(张学文)深研岐黄、桃李芬芳,近百岁高龄依然坚守在临床、教学与科研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振兴中医药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不仅是陕西中医届的一面旗帜,更是人民的好医生。”(时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赵晓平评)
“张大师(张学文)对待患者耐心热情,和蔼可亲;诊疾问病仔细认真,一丝不苟;遣方用药环环相扣,分毫无误;撰文著述,他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让人深为折服、啧啧赞叹。”(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闫咏梅评)
“张学文在中医急症等领域均取得较高成就,有‘中医急症高手’之称。”(《陕西科技报》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