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红花子 编辑

中药

水红花子水红花子

红花子,中药名。为蓼科植物红蓼Polygonum onrientale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除西藏外,广布于全国各地。具有散血消瘕,消积止痛,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癥瘕痞块,瘿瘤,食积不消,胃脘胀滞,腹水水肿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水荭子、荭草、河蓼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蓼目

科:蓼科

属:蓼属

种:红蓼

分布区域:除西藏外,广布于全国各地

中文学名:水红花子

采收时间: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

贮藏:置干燥处

入药部位

编辑

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

编辑

咸,微寒。

归经

编辑

归肝、胃经。

功效

编辑

散血消瘕,消积止痛,利水消肿。

主治

编辑

用于症瘕痞块,瘿瘤,食积不消,胃脘胀痔,水肿腹水。

用法用量

编辑

煎服,15~30g。外用适量,熬膏敷患处。

禁忌

编辑

凡血分无瘀滞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炮制

编辑

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炮制方法

1、水红花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灰屑,用时捣碎。

2、炒水红花子:取水红花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爆裂,有香气逸出为度,取出放凉。

生理特性

编辑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高1~2m,上部多分枝,密布散开的长柔毛。叶互生,阔卵形或卵形,长10~20cm,宽6~12cm,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略心形,全缘,两面均被软毛;叶柄长;托叶鞘筒状,褐色,膜质。圆锥花序顶生,略下垂;花淡红色或白色;花被5深裂;雄蕊7,偶见8枚;花柱2。瘦果扁圆形,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编辑

生于海拔30~2700米的沟边湿地、村边路旁。除西藏外,广布于全国各地。

鉴别

编辑

药材性状:本品呈扁圆形,直径2~3.5mm,厚1~1.5mm。表面棕黑色,有的红棕色,有光泽,两面微凹,中部略有纵向隆起。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浅棕色略突起的果梗痕,有的有膜质花被残留。质硬。气微,味淡。

下一篇 水蛭

上一篇 水飞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