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贝母 编辑

葫芦目葫芦科植物

土贝母土贝母

土贝母,中药名。别名:土贝、大贝母(《本草纲目拾遗》)、地苦胆、草贝。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秋季采挖,洗净,掰开,煮至无白心,取出,晒干。其为不规则的块,大小不等。表面淡红棕色或暗棕色,凹凸不平。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光亮而平滑。苦,微寒。能够解毒,散结,消肿。用于乳,瘰疬,痰核。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土贝,地苦胆,草贝,大贝母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葫芦目

科:葫芦科

属:假贝母属

种:土贝母

分布区域: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地

保护级别:北京市Ⅱ级保护植物

中文学名:土贝母

采收时间:秋季

用量:5~10g

毒性:无毒

入药部位

编辑

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

性味

编辑

苦,微寒。

归经

编辑

、脾经。

功效

编辑

解毒,散结,消肿。

主治

编辑

乳痈,瘰疬,痰核。

相关配伍

编辑

1与天花粉、乳香等配伍,治乳痈初起;

2与金银花、连翘等配伍,治乳岩已破;

3与半夏、皂角刺等配伍,治手发背。

用法用量

编辑

5~10g。

炮制方法

编辑

秋季采挖,洗净,掰开,煮至无白心,取出,晒干。

生理特性

编辑

土贝母土贝母

土贝母,攀援性蔓生草本。其为不规则的块,大小不等。表面淡红棕色或暗棕色,凹凸不平。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气微,味微苦。喜湿暖湿润气候,耐严寒。常生于山坡或平地。

产地

编辑

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相关论述

编辑

本草从新》:“治外科痰毒。”

下一篇 羊踯躅

上一篇 千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