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核红细胞 编辑
成熟的红细胞是无细胞核的,成分是蛋白质和铁,有运输氧的功能。但是人体内细胞生长不可能没有细胞核,所以有核红细胞实际上是未成熟的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所占比例很少。正常成人外周血中不能见到,在出生1周之内的新生儿外周血中可见到少量。
中文名:有核红细胞
外文名:nucleated red blood cell
英文缩写:NRBC
实质:未成熟的红细胞
特点:血液中占比很少
注意事项:新生儿检测可呈阳性
无(阴性)。
新生儿检测可呈阳性。
成人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可见于:
①增生性贫血:最常见于各种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严重的低色素性贫血。以出现晚幼红细胞或中幼红细胞为多见。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表示骨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活跃;
②红血病、红白血病:骨髓中幼稚红细胞异常增生并释放入血,以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为多见;
③髓外造血:骨髓纤维化时,脾、肝、淋巴结等组织恢复胚胎时期的造血功能,这些组织因缺乏对血细胞释放的调控能力,幼稚血细胞大量进入外周血。各发育阶段的幼红细胞都可见到,并可见到幼稚粒细胞及巨核细胞;
④其他:如骨髓转移癌、严重缺氧等。
1、溶血性贫血:最常见于严重的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红细胞大量破坏,机体相对缺氧,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高,骨髓经系增生,除了网织红细胞大量入血外,部分幼稚红细胞提前释放入血,说明骨髓有良好的调节功能。
2、造血系统恶性疾患或骨髓转移性肿瘤:见于各种急、慢性白血病及红白血病。由于骨髓中大量白血病细胞充斥而排挤释放幼红细胞,也可因髓外造血缺乏控制能力所致,有核红细胞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在红白血病时,则可见到更早阶段的红细胞,且伴有形态上有巨幼样变及其他畸变的有核红细胞。
3、慢性骨髓增生疾病: 骨髓纤维化使有核红细胞来自髓外造血和纤维化的骨髓。
4、脾切除: 骨髓中有个别有核红细胞能达到髓窦,当脾被切除后,不能被脾脏扣留从而释放入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