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 编辑

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常表现

散光散光

散光,也称为astigmatism,是一种视力障碍,导致光线不能同时聚焦于眼睛的桥上,从而形成模糊或扭曲的影像。散光的主要类型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疾病的基本因素主要与遗传相关,如父母其中一方患有此疾病,子女可能性就会增高。环境因素如疾病、外伤、手术等也可能导致角膜和晶状体的曲率变化,引起散光。高风险人群包括年龄较大、亚裔和西班牙裔儿童、单眼散光或其他屈光不正肥胖人群及营养不良个体。

散光的主要症状包括视力模糊或减退、眼睛疲劳,严重时可能产生斜颈头痛。伴随症状包括扭曲的视觉(尤其是远视散光)和因为看得不清楚而倾斜头部。此疾病与眼部其他疾病(如远视眼和圆锥角膜)需要鉴别诊断。

对于散光的治疗,轻度病例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中高度散光可能需要进行屈光矫正,进展性散光则需要排查病因。散光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配戴眼镜、行角膜屈光手术,严重者可能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角膜屈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

一旦发生散光,除部分可通过手术方式治愈,其他矫正视力的方式(如配戴眼镜)都是需要终生进行的。但一般并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另外,散光本身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可能引起斜颈,通过散光矫正可缓解或矫正。手术治疗可能的后遗症包括干眼、感染、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角膜瘢痕、屈光回退、角膜扩张,以及视觉不良反应如眩光、光晕、重影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医病名:散光

外文名:astigmatism

就诊科室:眼科

多发群体:儿童与成人都有,青少年散光检出率较高,近视75度以上的人群散光检出率高,肥胖儿童和青少年的散光检出率较高

常见发病部位:眼球

常见病因:先天因素,后天性散光可由角膜疾病、外伤、眼睑肿物、眼科手术等引起

常见症状:视力模糊、视力减退、视物疲劳,有时伴有斜颈、头痛

传染性:否

是否遗传:是

疾病类型

编辑

根据子午线上的屈光情况可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前者又可分为顺规散光,逆规散光和斜向散光。

根据两条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上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以下几种:

类型

定义

单纯近视散光

一条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另一条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单纯远视散光

一条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另一条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复合近视散光

两条互相垂直的主子午线都聚焦在视网膜之前,但聚焦位置前后不同。

复合远视散光

两条互相垂直的主子午线都聚焦在视网膜之后,但是聚焦位置前后不同。

混合散光

一条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另一条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各型散光屈光状态立体示意图各型散光屈光状态立体示意图

病因

编辑

多为先天因素所致,后天性散光常为角膜疾病、外伤、眼睑肿物、眼科手术等因素引起。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

大多数散光都与先天因素有关,父母任意一方患有散光的儿童及青少年的散光检出率比父母双方均无散光者更高。

环境因素

疾病、外伤、手术等均可导致角膜和晶状体的曲率变化,引起散光;

眼外肌张力和眼睑压力均可影响角膜形状,从而导致散光;

不良用眼习惯、缺乏户外活动等也可促进散光的形成。

风险因素

年龄:角膜引起的散光的患病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大;晶状体引起的散光的患病风险在65岁之前似乎与年龄无关,但65岁以后则开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种族:在一项关于美国儿童屈光不正的大型研究中,亚裔和西班牙裔儿童散光的患病率较高。

单眼散光或其他屈光不正:人们普遍认为左右眼屈光不正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称性,有研究表明右眼和左眼散光轴之间存在镜像对称;高度近视或远视患者更易患散光。

肥胖:研究表明,肥胖儿童和青少年的散光检出率较正常体型儿童、青少年更高。

营养因素:营养不良可导致角膜硬度降低,增加患角膜散光的风险。

其他疾病:唐氏综合征、特雷切尔·柯林斯综合征、脊柱裂眼球震颤等疾病患者均有更高的风险罹患散光。

症状

编辑

散光的主要症状为视力模糊、视力减退、视物疲劳,有时还会产生斜颈、头痛。

典型症状

视力模糊

视力模糊与散光的程度和类型密切相关。有轻度散光的人视力一般不受影响,中高度散光远、近视力均不佳。

视力减退

单纯散光视力轻度减退,复性散光尤其是显著性的混合散光,视力减退较严重,且因矫正不良易形成弱视

视力疲劳

最常见,表现为眼痛、头痛(前额部尤为明显),有重影、近距离工作时间稍长出现眼胀。由于需要对视网膜上的模糊图像不断进行精细调节,并且视物可能发生扭曲,因此散光患者(尤其是远视散光)容易发生视力疲劳。

伴随症状

双眼有高度不对称的散光患者,为了看得更清楚,往往采取倾斜头位而导致斜视,散光矫正后可以恢复。

为了得到较大的视网膜像,常把物体拿到近处,很像近视眼。

高度散光患者看远处和近处时常常眯眼,以提高视力。

就医

编辑

大部分散光是先天性的,出生后应尽早进行眼部检查,避免弱视形成;存在散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注意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出现视物模糊、有重影等散光症状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

就诊科室

眼科

相关检查

散光检查有很多,其中视敏度/视力检查、验光检查、角膜曲率计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最为常见。

视敏度检查/视力检查

医生会用视力表或眼科仪器自动识别被检者是否有散光。

验光检查

可通过客观或主觉验光,判定是否存在散光。

角膜曲率计及角膜地形图检查

散光大部分来源于角膜,通过角膜不同子午线的角膜曲率半径或屈光力,可确定角膜有无散光及散光度,即两条主子午线屈光力的差值。

裂隙灯检查

这项检查在暗室中进行,可以了解角膜及眼前段结构是否存在与散光相关的病变,比如角膜的异常形态、角膜瘢痕等。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通常在散瞳之后进行,包括彩色眼底照相、直接检眼镜检查、间接检眼镜检查等,可以直观看到和分析眼底病变,对于伴中、高度近视或有眼底病变症状的患者尤其有必要。散光患者眼底检查有时可见视乳头呈垂直椭圆形。

其他检查

随着技术发展,眼科专业精密的检查越来越完善,可以通过不同方法对眼部发育、视功能进行检查,包括眼轴长度、调节与聚散功能、眼压与视野、A/B超、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CT)、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FFA)等,这些检查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安排进行。

鉴别诊断

远视眼

视疲劳为主要症状,但散光患者的视疲劳多发生在远距离用眼(如看电影、驾驶车)之后;远视患者则多发生在近距离用眼(如看书、阅读)之后。

圆锥角膜

青春期前后出现的散光增大,初时能以镜片矫正,后因不规则散光需配戴接触镜增视。典型特征为角膜中央或旁中央锥形扩张,角膜基质变薄区在圆锥的顶端最明显。早期圆锥角膜可行角膜地形图检查辅助诊断。

Terrien边缘性角膜变性

男性多见,常于成年发病。病因不明,常表现为进行性视力减退及高度散光,炎症发作时可有刺激感及异物感。病变初期可见上方角膜有新生血管侵入角膜,然后在角膜实质层向两侧进展,可通过裂隙灯检查辅助诊断。

治疗

编辑

轻度散光不影响视力,一般不用处理;中高度散光可引起弱视,需要进行屈光矫正;进展性散光需排查病因。

散光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配戴眼镜(包括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等)、行角膜屈光手术(包括角膜激光手术、角膜缘松解切口等)和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手术治疗

主要有角膜屈光手术(包括角膜激光手术、非角膜激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包括有晶状体眼后房型环曲面(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

角膜激光手术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

机械刮除或激光切削角膜上皮后,用准分子激光切削少量角膜浅表组织来改变角膜表面曲率,可以矫正角膜散光,与其他激光手术类似,多与近视、远视同时矫正。

激光辅助上皮下角膜切除术(LASEK)

利用酒精对角膜上皮细胞层基底膜的化学作用制作上皮瓣,后续使用准分子激光切削改变角膜的曲率,然后重新复位上皮瓣(或去除上皮瓣),从而矫正散光。

Epi-LASIK

采用角膜上皮分离器分离一层非常薄的角膜上皮细胞,制作上皮瓣,然后用准分子激光重塑角膜并重新定位上皮细胞,改变角膜表面曲率,来矫正角膜散光。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先在角膜上用微型角膜板层刀制作一个带蒂的角膜瓣,掀开后在暴露的角膜基质床上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改变角膜表面曲率,可以矫正角膜散光。

FS-LASIK

使用飞秒激光制作一个带蒂的角膜瓣,掀开后在暴露的角膜基质床上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改变角膜表面曲率,矫正角膜散光。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层扫描两层,通过2~4毫米的小切口将两层之间的透镜取出,改变角膜表面曲率。

非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角膜缘松解切口(LRIs):在角膜缘血管拱环内、中央角膜光学区外的范围内,于最陡角膜散光轴上做单个或成对角膜切口,以矫正角膜散光。

眼内屈光手术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环曲面人工晶体植入术(TICL):通过手术将人工晶状体置于眼内后房间隙、晶状体前,适用于屈光状态稳定,有接受屈光手术愿望或因屈光度过高、角膜厚度较薄不宜行角膜激光手术者。

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RLE)

摘除透明或混浊的晶状体,植入环曲面人工晶状体,矫正散光。

其他治疗

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因其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是最常见的矫正方式。青少年或某些治疗过程中需要短暂使用或需要频繁调整参数的患者,最好选择框架眼镜。

散光应该用散光镜片即柱镜矫正,如果不能适应全矫,可以先予以较低度数矫正,再慢慢增加度数。不规则散光无法用柱镜矫正者,可以试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矫正。

角膜接触镜

俗称隐形眼镜,可分为硬镜和软镜,1.5D以下的散光可用软镜矫正,1.5D以上的散光需要硬镜矫正。

其矫正原理和框架眼镜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这类眼镜与角膜直接接触,因此眼部有任何活动期急性炎症、全身有影响配戴的病变、过分神经质、个人卫生不良、依从性差而不能定期复查、对护理液过敏或生活工作环境卫生差者,应禁用或慎用。

名称

优点

缺点

适应证

软镜

镜片柔软,配戴舒适,还可一些特殊设计的软镜可用于美容和特殊用途

配戴或护理不当常引起巨乳头性结膜炎角膜炎症等并发症

适合任何年龄段

硬镜

透气性好,成像质量高;可矫正散光,用于一些特殊眼疾的视力矫正

验配要求较高,初戴时异物感强,需要时间适应

适合任何年龄段,但年龄过小或过大者,因存在对问题察觉敏感性或操作依从性问题,应增加对安全性的监控

预后

编辑

散光一旦发生,除部分可通过手术方式治愈,其他矫正视力的方式(如配戴眼镜)都是需要终生进行的,但是一般并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

合并高度近视、远视或视网膜病变及脉络膜病变(即眼底病变)者,需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一旦出现视觉症状应立即就医。

并发症

散光本身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引起斜颈,通过散光矫正可缓解或矫正。

手术治疗常见的后遗症:干眼、感染、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角膜瘢痕、屈光回退、角膜扩张,以及视觉不良反应如眩光、光晕、重影等。

预防

编辑

最好3~4岁时做第一次全眼部检查,以后每年定期眼部检查1~2次。指导幼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便用手或其他物品接触眼睛,以避免传染眼疾。看书时光线要充足,光线最好来自左后方;看书姿势要正确,并且保持在30公分至40公分之间的距离。

选择读物时字体要清晰,不可太小。

看电视须距离电视画面对角线的5~7倍。连续看书不超过一小时。需配眼镜者,应由医师检查后配镜。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