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阴克罗恩病 编辑
外阴克罗恩病,发生于女阴外阴部的多发性溃疡,是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的节段性特异性病变。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脏等肠外表现。大部分阴道Crohn病者伴有回结肠炎或有肠切除史。
外阴克罗恩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易感性:外阴克罗恩病在同一家族中发病率高,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病率也不一致,在犹太人中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种族,提示其发生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但是发现Crohn病有特异性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出现。2.
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可能和Crohn病的发病有关,但尚没有直接的证据。3.
免疫因素。
大部分阴道Crohn病者伴有回结肠炎或有肠切除史。Crohn病外阴病灶临床可以表现为外阴肿胀、外阴压痛、会阴部溃疡、皮肤皲裂、皮赘,其他少见的症状还有双侧或单侧外阴肥大、多行性红斑、外阴脓肿、会阴瘘管或窦道形成等。约有半数以上患者还会出现月经异常。
常见症状为发热、腹痛、腹泻和易疲劳。部分病人出现腹胀、下腹部肿块,少数病人出现肛周瘘管和窦道,瘘管可与腹腔相通。肠外损害包括关节、皮肤、肝胆等,可以表现为关节炎、脂肪肝、小胆管周围炎、硬化性胆管炎、肝周脓肿,其他少见的症状还有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吸收障碍综合征、舌炎、咽部溃疡等。
Burgdorf等将Crohn病肠外损害归为四类:
1.口黏膜阿弗他样溃疡。3.
特发性病变有多行性红斑、后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坏死性血管炎。其中肛周皮肤病变最多见,在部分Crohn病中,首发症状表现为肝周病变。
血液微量元素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沉等,有合并其他部位的病变需做相应的检查,以协助检查。此外,要做活体组织行病理检查。
年轻妇女患者有肠道Crohn病者外阴出现上述表现,考虑Crohn病累及外阴。活检组织发现有非干酪性肉芽肿,且能排除其他有关疾病者,才能确诊。
主要采用内科治疗和局部护理,有胃肠炎症首先治疗胃肠病变。
1.首选药物为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如果单药使用1~2个月症状未缓解,合并使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2.
甲硝唑可作为SAPS的二线药物或在皮质激素治疗间隔期使用。3.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暴发型或重症型患者。可以进行局部激素注射。4.
对以上治疗无效者考虑手术治疗。
外阴克罗恩病可经治疗好转,也可自行缓解。但多数患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重症患者预后不良。应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