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血吸虫病 编辑

病症名称

外阴血吸虫病是血吸虫病全身病变的一部分。血吸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门静脉肠系膜动脉,表现为肝脾肿大痢疾症状及晚期肝硬化。血吸虫的幼虫钻入皮肤引起血吸虫皮炎,发生于外阴部即为外阴血吸虫病。

基本信息

编辑

中医病名:外阴血吸虫病

就诊科室:妇产科,感染和微生物科

常见病因:接触有血吸虫幼虫的疫水引起

常见症状:局部剧痒,夜间尤甚,伴有发热腹泻、关节痛、淋巴结肿大

传染性:无

病因

编辑

接触有血吸虫幼虫的疫水,幼虫钻入人的皮肤并发育成童虫,使局部皮肤发炎

临床表现

编辑

外阴皮肤出现炎症性改变,可见针头大红丘疹或丘疱疹,中央有小淤点,散在或密集分布,继发感染可形成脓疱。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可见到外阴部的血吸虫肉芽肿性湿或瘘管。

局部剧痒,夜间尤甚。有时可伴有发热、腹泻、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检查

编辑

1.血常规及血清免疫学检查等。

2.病原体检查:分泌物、尿、便中查虫卵,皮内查幼虫虫体。

3.B超检查肝、脾等。

4.肠镜检查。

诊断

编辑

诊断依据

1.有疫水接触史。

2.确诊有全身性血吸虫病。

3.外阴有皮疹或肿块状病损。

4.接触疫水后24小时内,尤其2~3小时内常可在皮内查到幼虫。

鉴别诊断

编辑

应与外阴蛲虫病外阴阿米巴病、外阴接触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及各种外阴瘙痒性疾病相鉴别。

治疗

编辑

1.抗血吸虫治疗。

2.局部消炎、止痒等对症治疗

3.晚期形成皮肤肉芽肿可采用电灼、激光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