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普通易变型免疫缺陷 编辑

疾病名称

病因

编辑

1.分子遗传学机制

CVID有部分病例有家族史,特别是与选择性IgA缺陷患者发生于同一家庭。推测CVID和选择性IgA缺陷病是由于某个或某几个基因突变或缺失所致,只是目前尚不能明确而已。

2.B细胞缺陷。

3.T细胞缺陷

许多CVID的发病与T细胞功能缺陷密切相关,包括T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不足或对B细胞的直接抑制。

临床表现

编辑

1.感染

常见反复细菌性感染,如急、慢性鼻窦炎中耳炎咽炎气管炎肺炎,可导致支气管扩张。病原菌为嗜血流感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炎球菌等。其他病原体如支原体、念珠菌、卡氏肺囊虫、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病毒也可感染CVID患者。少部分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慢性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等。感染常呈慢性发病,病程持续日久,可造成病变组织的器质性损害。部分病例可形成非干酪性肉芽肿,受累部位为肺、肝、脾和皮肤。

2.消化道症状

包括慢性吸收不良综合征脂肪泻叶酸维生素B12缺乏、乳糖不耐受症、双糖酶缺乏症、蛋白质丢失性肠病等。肠梨形鞭毛虫感染是引起肠道症状的一个重要病因。结节性淋巴组织增生见于部分病例,内镜检查发现小肠固有层多发性淋巴滤泡和生发中心,消化道造影显示肠黏膜粗糙,凹凸不平或息肉样影像。肠黏膜活检显示黏膜固有层浆细胞明显减少,甚至缺如。

3.少数患者可出现淋巴结和脾肿大

腹部肿大的淋巴结有时可被误诊为淋巴瘤

检查

编辑

1.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反应

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普遍降低。绝大多数CVID患者血清IgG含量不超过300mg/dl,个别病例可达到500mg/dl,血清IgM和IgA水平也甚低。对各种抗原刺激缺乏免疫应答,血清同族血凝素效价低下。噬菌体Φx174抗体反应显示可产生少量中和抗体,抗体类别仅限于IgM,很少向IgG转换。

2.B细胞计数

多数CVID患者外周血B细胞数大致正常,少数病例B细胞减少。B细胞表面标记正常。外周血B细胞呈未成熟状态。

3.T细胞计数和功能

外周血T细胞数大致正常,1/3的病例T细胞亚群出现异常,表现为CD8 T细胞升高,CD4/CD8 T细胞比值下降(低于1.0),这些病例多伴有脾、淋巴结肿大支气管扩张症。外周血T细胞经丝裂原(

4.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选择辅助检查。胸片可见肺部感染炎症影,反复感染者可见支气管扩张;B超可见肿大的淋巴结和脾肿大等等;内窥镜检查发现小肠固有层多发性淋巴滤泡和生发中心;消化道造影显示肠黏膜粗糙,凹凸不平或息肉样影像。

诊断

编辑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X线等辅助检查可确诊。

鉴别诊断

编辑

应排除其他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如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高IgM综合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以及伴有低免疫球蛋白血症的继发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SID)。婴幼儿发病者不易与XLA鉴别,CVID血清总Ig一般不低于300mg/dl,外周血B细胞计数接近正常,临床症状也较XLA轻。有时难以与淋巴瘤相鉴别。

并发症

编辑

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CVID易并发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恶性肿瘤的几率也较高。包括白血病、淋巴网状组织肿瘤、胃癌结肠癌等。

治疗

编辑

CVID的治疗与XLA基本相似,静脉免疫球蛋白(IVID)的标准剂量为每月400mg/kg。皮下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用于对IVID有不良反应者,其价格也比IVID便宜。经IVID治疗后仍发生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可用IgG和IgA滴鼻或口服。

胸腺肽注射或胸腺移植(用于T细胞缺陷为主者)。

适当的抗微生物制剂治疗和预防感染甚为重要,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每2周更换1次,以防耐药性的产生。贾第鞭毛虫感染者,使用甲硝唑治疗可收到良好效果。

预后

编辑

CVID的预后较XLA为好。虽有存活到70岁者,但除非早期接受全面合理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预后不良。严重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是导致死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