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士雯 编辑
王士雯(1933年3月29日—2012年1月30日),女,老年心脏病学和老年急救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原所长。
1956年从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进入解放军总医院工作;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转到解放军总医院临床三部;1974年转到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肾科,并担任科主任;1984年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进行病理研究;1985年进入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病理科,从事博士后研究;1986年获得心血管病理博士后证书,同年回国后担任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1989年担任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脏病科主任;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12月至担任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2002年创办了《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并担任总编辑;2003年创办英文杂志《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2012年1月30日20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
王士雯长期致力于老年心脏病和老年急救医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中文名:王士雯
国籍:中国
民族:回族
出生地: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
出生日期:1933年3月29日
逝世日期:2012年1月30日
毕业院校:国立中央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老年心脏病学》、《妇女心脏病学》
主要成就: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女
王士雯
1933年3月29日,王士雯出生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 。
1950年8月,王士雯进入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学习。
1956年8月,王士雯从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之后进入解放军总医院工作,担任心内科医师。
1960年4月,王士雯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3年8月,王士雯转到解放军总医院临床三部。
1974年8月,王士雯转到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肾科,并担任科主任(至1986年2月)。
1984年7月,王士雯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进行病理研究(至1985年6月)。
1985年1月,王士雯进入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病理科,从事心血管病理博士后研究。
1986年1月,王士雯获得心血管病理博士后证书。同年回国后担任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1986年8月—1993年12月)。
1989年12月,王士雯担任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脏病科主任(至1996年12月)。
1996年2月,王士雯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医药卫生学部 。同年12月至担任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至2012年1月)。
2002年6月,王士雯创办了《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并担任总编辑。
2003年,王士雯创办了中国国内心脏病学第一本英文版杂志《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2012年1月30日20时50分,王士雯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士雯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临床综合症-老年多器官衰竭,并提出老年多器官衰竭的肺启动机制的学说,提高了其救治成功率。在中国国内率先总结和推广了对老年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内科保障的经验,对老年冠心病、尤其是老年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进行了系列研究,降低了其合并症和死亡率。
学术论著
截至2011年6月,王士雯发表了论文1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150多篇 ,主编参编专著15部。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14.10 | 《王士雯院士集》 | 王士雯,吴海云主编 |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12.08 | 《老年心脏病学》(第3版) | 王士雯等著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8 | 《妇女冠心病学》 | 王士雯等著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8.02 | 《妇女心脏病学》 | 王士雯主编 |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1993.10 | 《无症状心肌缺血》 | 王士雯,毛松岩著 |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1987.09 | 《老年心脏病学》(第2版) | 王士雯,钱方毅主编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3.03 | 《内科讲座 老年病分册 第14卷》 | 牟善初,王士雯主编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77.12 | 《实用老年病学》 | H.P.von Hahn编;王士雯、刘志德等译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1年6月,王士雯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医疗成果一等奖,光华科技基金奖一等奖等 。
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1995年 | 老年人多器官衰竭临床与基础研究 | 国家级二等奖 |
2007年 | 我国特殊人群诊疗和抢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省部级一等奖 |
2008年 | JM301 | 国家级二等奖 |
2009年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及血管钙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省部级二等奖 |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王士雯一生提倡要敢于创新。她常对学生说:“在医学的道路上,仅仅走别人的路,不可能有更大的进步,创新才是医学事业的灵魂。” 王士雯经常告诫她的学生:医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医生面对的是人。病人以生命相托,我们责任重大。她指出做一个普通医生并不难,但若想做一个深受病人及家属信任、同行同道尊重、德才兼备的好医生却不容易,必须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倾注在病人身上。
指导学生
王士雯是中国第一个老年医学博士生培养点和唯一的老年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学术带头人。截至2011年6月,她培养了第一批老年医学硕士、27名博士、13名博士后,其中大多已成为老年医学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有的在美、英、德等国家继续开展心血管病研究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99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1996年2月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巾帼建功”标兵 | |
中央保健委员会和军委保健领导小组颁发奖状(6次) | |
保健工作“特殊贡献奖”(中央保健委员会) | |
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 |
解放军第八届医学科学委员会 | 副主任委员 |
---|
中华医学会老年学会 | 常委 |
---|
中国女医师协会 | 常委 |
---|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 副主任委员 |
---|
参考资料来源
妇女心脏病学
作者名称 王士雯
作品时间2008-2-1
老年心脏病学
作者名称 王士雯
作品时间2012-10
王士雯爱病人胜过爱自己,平时会诊查房,总是先把听诊器用手捂热,再给病人做检查;开会出差回来,总是不顾旅途劳累,从机场直奔病房。2001年5月,她刚刚做完腿部手术,因为放不下所牵挂的病人,坐着轮椅查房。
王士雯是中国新兴学科老年医学的奠基人之一。王士雯作为医者,用一颗仁心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树立了崇高的医德医风,形成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新华网评)
王士雯在老年心血管病的诊治方面造诣颇深,尤其在严重心脏病外科手术的内科保障和重大疑难病症的救治方面技术精湛。她以冷静慎重、大胆果断、敢于负责、不怕承担风险而著称。每次重大抢救,她都亲临一线,守候在病人身边,细致观察分析病情,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使无数患者延长了生命 。(《现代护理报》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