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郁顺气丸 编辑

中医方剂

开郁顺气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具有开郁养血,消食顺气,和胃健脾之功效。主治胸膈胀满,两胁攻痛,饮食不消,胃脘胀痛,癥瘕痞块,肠痛肠肿,红白痢疾

基本信息

编辑

名称:开郁顺气丸

出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组成:柴胡青皮、榔片、香附木香枳壳、酒芍、山栀、黄芩夏、川芎、神曲、紫补、砂仁、广皮、苍术乌药茯苓、盔沉、当归甘草桔梗、莱菔

功用:开郁养血,消食顺气,和胃健脾

主治:胸膈胀满,两胁攻痛,饮食不消,胃脘胀痛,癥瘕痞块,肠痛肠肿,红白痢疾

组成

编辑

柴胡二两,青皮一两五钱,榔片、香附各一两,木香、枳壳、酒芍、山栀、黄芩、姜夏、川芎、神曲、紫补、砂仁、广皮、苍术、乌药、茯苓、盔沉、当归、甘草各五钱,桔梗八钱,莱菔三钱。

用法用量

编辑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二钱重。每服一丸,早晚空心白开水送下。

功用

编辑

开郁养血,消食顺气,和胃健脾。

主治

编辑

胸膈胀满,两胁攻痛,饮食不消,胃脘胀痛,癥瘕痞块,肠痛肠肿,红白痢疾。

方义

编辑

方用柴胡疏肝解郁;木香、香附、乌药等理气散寒止痛;莱菔子、积壳、青皮、槟榔下气消胀;茯苓等健脾渗湿;砂仁、厚朴等化湿和胃气;当归、川芎等活血。诸药合用,共奏功效。

运用

编辑

本方是以理气药为主的方剂,临床多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肝脾不调、肝胃不和所致的肋痛、胃脘痛、食滞等病。

使用注意

编辑

孕妇忌服。

附方

编辑

名称:开郁老蔻丸

组成:紫蔻、贡桂、丁香、当归、山楂白术、炙军、乌药、甘草、青皮、莱菔、陈皮、木香、砂仁、莪术半夏三棱、枳壳、草果仁、槟榔、川芎、神曲、沉香

用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二钱重。每服一丸,白开水送下

主治:气滞不舒,胸膈胀满,饮食停留,胃脘作痛,大便燥结,消化不良

出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功用:开郁顺气,宽胸利膈,消食健脾,润燥止痛

名称:木香分气丸

组成:香附子、南木香、缩砂、甘草、京三棱、姜黄

用法:上为末,用白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二十丸,食后饭饮吞下;温熟水亦得

主治:小儿脾胃虚弱,饮食过伤,积滞内停,或多吐逆,胸膈不快,面黄腹急,下利无度

出处:《洪氏集验方》卷五

名称:人参紫金丸

组成:紫金皮、苍术、石菖蒲、香附子、人参、木香

用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主治:妇人荣卫不和,心腹刺痛,胸膈胀满,不进饮食

出处:《妇人良方》卷七

名称:木香三棱丸

组成:木香、京三棱、补骨脂牵牛子、丁香皮、干漆、陈橘皮、乌肉、五灵脂巴豆霜、沉香

用法:上药捣罗九味为末,入二味膏子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食后、临卧生姜汤送下

主治:远年食瘕积气,并酒食所伤,胸膈胀满,及妇人血块

出处:《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名称:木香顺气丸

组成:广木香、大川乌、三柰、巴豆、丁香、川芎、萝卜

用法:上为末,酒煮肥(去皮核),捣如泥为丸,如黄豆大,或面糊为丸。每服一丸,嚼白萝卜送下,再吃萝卜压之;气虚弱喘嗽,服绿豆大一丸

主治:脾胃饮食所滞,生痰上攻,气喘不宁,堵塞不通,吐痰不绝,胸膈胀满,气滞不散,风痰壅盛,气促不安

出处:《便览》卷二

名称:太平养

组成:酒制熟地、生地、天冬、麦冬、当归、杏仁、川贝、冬花、阿胶、桔梗、蒲黄、京墨、百部诃子肉、梅片、麝香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二钱重,蜡皮封固。每服一丸,早、晚各一次,白开水送下

主治:气管发炎、哮喘,肺虚肺痿,痰中带血,胸膈胀满者

出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

功用:润肺化痰,疏通气管

下一篇 开郁舒肝丸

上一篇 开郁老蔻丸